新快报讯 未经审视的传统文化不值得提倡、潮人文化的国际性及其当代价值……11月14日,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名家论坛暨省社科研究基地——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暨南大学番禺校区举办。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党组成员薛晓峰出席论坛。暨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邢锋,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出席论坛并致辞。
活动上,邢锋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身份认同和立身之本,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中华文化使中华民族得以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内在原动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更好发挥其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其首要任务就是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以及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诚邀海内外专家学者继续关注、关心、支持学校人文社科事业发展,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在素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雄心壮志的暨南大学,聚焦‘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举办名家论坛,牵引带动新创设的省社科研究基地高起点开局、高质量发展,恰逢其地、很有意义。”李宜航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建议广大专家学者秉承赓续中华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恢弘志向,一以贯之以深厚的学养、深邃的洞见、深沉的担当,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更饱满的文化基因、更厚重的文化底蕴中,传文明之薪火、开文化之生面,构筑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南方高地”,成就当代岭南学术“巍巍丰碑”。
揭牌仪式后,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院长陈平原,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张国刚,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林伦伦,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院长、教授、江苏省社科名家杨亦鸣作主旨报告。
陈平原从“未经审视的传统文化不值得提倡”“重新审读新文化运动”“看待国学的新视野”等三个方面回顾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取得的成果,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取得比较大的推进,与新文化人的批判性思考有很大关系。他指出,晚清以降的中国文化思想学术造就了一个新的传统,并提出国学不是口号、国学兼及雅俗、国学活在当下等观点,对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中华文化的传承传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张国刚就中国古代经权思想做了深入的阐释。杨亦鸣教授作了题为“阅读脑机制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报告,阐释了阅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以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认为阅读能够形成文化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从而形成和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林伦伦作了题为“潮人文化的国际性及其当代价值”的报告,将潮州文化的概念和内容概括为创造文化的主体、潮州方言、潮州文化艺术、民俗活动四个方面。他指出,潮人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当下的创新及其当代价值的实现,要与时代同频发展,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并要把潮州文化应用到当代社会建设发展中。
圆桌论坛环节中,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原副社长、副总编辑孙爱群,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左鹏军,暨南大学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院长、教授程京武等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体现方式,传承传播原则标准、方法等做了系统而深入的阐释。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通讯员 李伟苗
图片:校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