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024年11月29-30日,由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中国医药城大健康产业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泰州举办。来自政府、协会、专家、企业等多方共同发布“三高共管、三慢共防”泰州倡议,以医药制造业为核心、健康服务业为延伸,致力于全力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慢病产业创新升级,为应对“三高三慢”疾病挑战贡献力量,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
在论坛举办期间,阿斯利康战略合作的“慢病协同共管”专题(以下简称大会)也拉开帷幕。大会以“三高共管,三慢共防”为主题,聚焦共病共管、心肾保护、跨界融合、慢病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产业技术等前沿内容,旨在提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和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慢”防治领域跨地区、跨行业的多方合作,助力三高三慢健康产业领域创新生态圈的发展。
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高达3.3亿,糖尿病患者达到1.41亿。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为代表的“三高”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风险因素,还常常合并出现,29%以上的患者存在“三高”中的两项及以上危险因素并存现象,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的风险成倍增加。《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也从国家层面提出要全面推进“三高共管”。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指出:“我们所说的‘三高共管’不仅是管好三高,更是对各种潜在并发症的防治,这对于保护心肾,提升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张运教授表示:“实践证明,与只管理一项或两项危险因素相比,三高共管、综合达标能更好地预防并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心、肾负担,使患者全面获益,降低社会层面的医疗负担。本次大会进一步深化了‘三高共管’的理念,同时也助力加深了心血管科、肾病科、内分泌科不同专科之间的紧密合作,将慢病关口前移,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有助于推动三高共管的深入开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邹大进教授表示:“约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2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并发糖尿病肾病,这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糖心肾联防联控的根本目标是为了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风险。”
在全国范围内,以慢性肾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慢阻肺病为代表的三大慢性病不仅发病率高、预后不佳,且由共病带来的疾病负担更为沉重。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我国政府对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继印发了多个行动方案。随着今年慢阻肺病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卫,我国在公共卫生领域又实现一项重大突破。
此外,相关研究结果预测,通过改善诊断和坚持遵循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可带来临床和社会经济效益。以慢性肾脏病为例,随着诊断和遵循指南指导药物治疗坚持率的提高,预计25年内中国的透析流行率将下降47.3%,用于肾脏替代治疗的费用可降低43%,同时,因慢性肾脏病导致的心血管事件将下降17%,因慢性肾脏病及其并发症死亡的人数将下降约500万。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肾内科及血液净化中心主任李月红教授表示:“建议糖尿病、高血压、代谢性疾病及有肾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应开展一级预防,每年至少进行1次尿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血肌酐或肾脏超声等检查,及早发现肾脏损伤,及时进行干预和有效管理。”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卞涛教授介绍:“我国有过亿的慢阻肺病患者,慢阻肺病不仅自身危害大,且易合并心血管疾病,共病患病率高达50%左右,其中,慢阻肺病会明显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需重视心肺共管。随着慢阻肺病纳入基本公卫,将有望从早筛和早管两大层面予以更多照护。”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