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理解植物入侵影响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平衡的内在机制,对于热带珊瑚岛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新快报记者近日获悉,中国科学院华南国家植物园恢复生态学任务团队以我国西沙群岛的热带珊瑚岛为对象,研究了无根藤、飞机草和孪花蟛蜞菊等三种入侵植物对土壤有机碳库和无机碳库的影响。
研究发现,外来植物入侵显著降低了本地植被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但土壤总碳储量并未显著变化,主要由于土壤无机碳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土壤有机碳的减少。同时,外来植物入侵降低了微生物源碳(氨基糖和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的浓度,但这些微生物源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在湿季会有所增加。
研究还发现了植物入侵对土壤碳库的影响受入侵植物物种和采样季节的共同调控,土壤总氮和总磷含量是关键影响因素。该研究阐明了外来植物入侵影响土壤碳库组分的机制,土壤无机碳的增加虽能部分抵消土壤有机碳的损失,但土壤有机碳的多功能性却是无机碳无法替代的,尤其是在养分循环和水分保持方面。该研究结果为热带海岛为应对外来植物入侵和保护修复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未来需要进一步监测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长期变化动态,深入理解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对土壤碳固存的影响,进而为热带岛屿保护、恢复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Biological Diversity(《生物多样性》)上。华南国家植物园博士后李腾腾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刘占锋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与支持。论文地址:10.1002/bod2.12024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慕媛 通讯员李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