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月16日,博时基金2025年一季度投资策略会在深圳召开,来自知名券商和博时基金的30多位投资大咖分享了2025年宏观策略、资产配置、指数投资等多维度的深刻洞见,共同探讨市场格局和投资机遇。
据悉,博时基金投资策略会旨在分享宏观经济脉络,前瞻投资机遇,发挥公募基金作为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积极引导价值投资。截至2024年9月30日,该公司共管理380只公募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逾15835亿元人民币,累计分红逾2044亿元人民币。
预计2025年权益市场机会大于风险
自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接续发力,振奋社会经济发展信心的信号不断出现,资本市场活跃度和投资者信心持续提升。博时基金首席资产配置官黄健斌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化,伴随上市公司盈利修复和市场信心的逐步回升,权益市场总体机会大于风险。2025年结构上的机会更可能围绕在推动经济企稳回升、推动经济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方向。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对2025年一季度宏观策略及投资机遇作出展望时表示,海外大类资产的主要交易逻辑,是美国大选之后通胀再度抬头的可能、经济韧性情况以及货币政策变化。AI仍然是产业端对市场影响较大的因素,而国内大类资产的主要交易逻辑是国内宽松政策的进一步加码及其初步效果。一季度,预计市场核心关注点包括美国新任政府的政策导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细化、落实,尤其是房地产销售和房价的表现。
指数增强基金业绩优势正逐步显现
而对于当下投资者普遍关注的资产配置话题,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混合资产投资部总经理张李陵发表演讲表示,多资产投资在当下迎来战略机遇期。根据国内外历史经验及当下特殊因素,在对宏观场景中的经济周期(三驾马车、软数据)、价格趋势(物价汇率房价)、债务状况(社融信贷存款量价)、政策取向(财政货币产业)等做出相对合理的判断后,重点选择性价比突出、安全边际高、弹性相对充足的资产进行配置。鉴于资产之间存在内在的非对称对冲属性,可充分利用并力争降低组合整体回撤、提升组合收益表现。
博时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基金经理高晖对2025年转债市场进行展望时表示,考虑到央行对2025年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表述,震荡偏积极的市场环境可期待,同时小市值风格易占优。短周期来看,大小盘风格由2024年11月的极值偏向小盘向目前中枢位置回摆,处于相对均衡位置。同时对算力、低空经济等多个行业相关转债进行线索梳理。
而指数化投资方面,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兼投资总监赵云阳表示,Beta投资方面,以ETF为被动指数化投资的资产工具代表正在新征程上稳步发展,近年来,权益类ETF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Alpha投资方面,指数增强和主动量化业务相辅相成,也逐渐崭露头角,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投资副总监桂征辉表示,过去几年,主动基金的超额收益获取难度加大,指数增强基金作为被动指数跟踪和主动管理投资策略的基金,旨在跟踪特定基准指数的基础上,通过主动管理手段实现超越基准指数的超额收益,业绩优势正逐步显现。据统计,在权益指数增强基金的历史超额收益分布中,绝大部分权益指数增强基金都能在中长周期获得正向超额收益。
采写:新快报记者 骆智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