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月27日早间,酷派集团公告称,公司已按港交所指引完成所有复牌指引,正式从港交所复牌,同时还发布了2023年年报和2024年半年报。据悉,停牌源于去年的一份匿名投诉,直指酷派集团向实控人背后的家族输送利益。在复牌指引中,酷派集团表示公司已完成对指控的独立调查,结果显示并无迹象表明任何指控属实。虽然重新复牌交易,但酷派集团业绩仍存危机,未来能否翻身存不确定性。
去年年初,负责审计酷派集团财报的安永收到一份匿名投诉,罗列了酷派集团十项违规操作,通过这些操作,来自京基系的公司实控人——陈家俊挪用公司多笔款项,向其背后的关联方及家族输送利益。为此,酷派集团成立独立调查组进行调查,由于该调查阻碍相关审计工作,其年度审计停滞,公司因此在港交所停牌。今年2月11日,酷派集团公布主要调查结果,称并无迹象表明任何指控属实。
复牌首日,酷派集团股价冲高回落,股价大跌45%,目前报收0.03港元/股。事实上,酷派集团成为仙股已长达8年。
曾几何时,酷派还是国内知名智能手机品牌,与华为、联想、中兴并称“中华酷联”。但2015年后,因渠道部署失误等原因,酷派集团业绩一落千丈。动荡期间酷派集团多次易主,乐视、京基轮番上台。
酷派集团动荡期内,多场内斗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早在乐视入股前,酷派集团计划引入周鸿祎控制的360入股,但因酷派集团引乐视入局,与360爆发冲突,彼时酷派集团副董事长蒋超甚至发长文痛斥周鸿祎并赞赏贾跃亭。然而戏剧性的是,乐视入主没多久便爆发债务危机,酷派集团再由伟晖投资接盘,该公司实控人陈家俊为深圳京基集团董事长陈华的次子。
京基系与酷派集团原管理层似乎存在不和,2019年年初,还在美国参加活动的酷派集团老臣蒋超突然被董事会罢免职务,由于新上任的董事有京基系背景,致使外界传出诸多猜测,但蒋超并未确认自己与京基系的不和。
最新财务数据显示,至2023年,酷派集团营收2.8亿元,同比增长2.73%,但较巅峰时2014年的营收下降了99%;营业利润报亏1.9亿元,同比减亏57%,但已是连续第9年亏损。记者留意到,相比2022年,2023年酷派集团能够实现营收增加得益于其布局物业租赁及加密货币业务,而净利润能够实现减亏得益于公司大幅缩减开支,尤其是在研发上的开支。
新快报记者 刘艳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