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3月14日,广州市春耕生产现场会在增城区朱村街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举办。新快报记者从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广州市将继续以“只增不减”为原则推进粮食生产目标任务,预计全市早造粮食种植面积约为21.3万亩,其中水稻18.7万亩。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广州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5.55万亩,粮食产量15.9万吨,粮食单产349公斤/亩,实现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
农机作业 今年预计种植早造粮食21.3万亩
农机手们驾着农机,在田间地头作业;无人农机吭哧吭哧地闷声干农活;天上无人飞机均匀而精准地开展喷洒作业;种植区旁,摆放着各种样式的新型农机……在春耕现场,记者放眼望去,天上飞的地里跑的,如今的春耕图景科技感满满。
田间一台没有驾驶室、外形炫酷,正在作业的灰色的“大家伙”异常吸睛。工作人员介绍,它的学名叫鸿鹄T70,是一台电动智能拖拉机,搭配智能电控和无人驾驶的作业系统,适配耕、耙、播、收等作业,“与人工老机手相比,在时间、效率、成本等方面更具优势,可以实现全程智能化集群作业,也更安全、更高效、更精准。”
今年开春以来,广州紧盯全年粮食生产任务,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农企、农户积极投入春耕生产。据市农业农村局透露,广州预计在清明前后完成春耕,将继续以“只增不减”为原则推进粮食生产目标任务,预计全市早造粮食种植面积约为21.3万亩。
“今年我们部署了水稻播种总面积是18.7万亩,目标是提高单产,稳面积、提单产。”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一级调研员王爱民指出,除粮食生产外,也将积极挖潜扩能,大力推动油料作物生产。
为全力以赴打好2025年春耕生产“第一仗”,广州市预计投入农机总动力100.5万千瓦,农机具3.9万台。同时,全力抓好技术示范,大力推广良种良机良法,优化品种结构和种植技术。
比如在“穗种强芯”攻关行动方面,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多抗广适的水稻新品种,发布粮食主导品种11个、粮食主推技术5项。引导广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选用省农科院“粤香430”“南晶香占”、市农科院“二广香占3号”等优质品种,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同时,提高关键技术覆盖率,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
据介绍,广州在从化区开展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攻坚项目,在增城区开展水稻合理密植提单产项目,并依托各区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基地,持续开展水稻节水、减肥、低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因地制宜、分田施策增加亩均用种量、用秧量。同时,推广25cm行距插秧机、抛秧机等密植适用机具,以及工厂化育秧壮秧技术。适时、适苗情开展水稻“一喷多促”等技术措施,提高水稻抗倒伏,促进灌浆早熟,减轻病虫危害损失,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和效益提升。
“科技”种田 深入实施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广州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以增城区省级丝苗米产业园为例,广州开展大面积水稻“宽窄行”种植技术示范,在从化区省级丝苗米产业园开展大面积水稻科学合理密植技术示范,辐射带动新优技术集成应用。创新以赛促产掀热潮。实施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组织各区规模种粮主体开展晚稻“高产竞赛”,对达到单产底线的种粮主体,择优进行奖励,进一步调动种植主体应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性,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
此外,为强化科技装备支撑,广州市加快标准化育秧大棚建设,持续提高水稻秧苗生产能力。新建8个规模化集中育秧中心,新增育秧能力1.48万亩,全市水稻集中育秧能力可覆盖面积达9.5万亩。同时,加快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全面提升农机综合装备能力。安排2012.51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农机购置补贴与推广应用,全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达86.5%以上。加快稻谷烘干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产地稻谷烘干能力。新增3个水稻烘干中心项目建成投产,全市累计建成投产稻谷烘干点19个,年烘干处理量超10万吨,烘干能力增加590吨/批次,粮食产后处理保障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及时足额 将补贴发到农企农户手上
一直以来,广州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首要任务,在政策和资金上优先保障水稻生产需求。广州市一级层面在2018年就出台了专门针对粮食生产大户的支持政策,逐年增加财政资金补贴,补贴资金从2018年的864.32万元到2024年的7473万元,增长了8.6倍,到目前已经累计落实种粮大户补贴资金超过2.7亿元。各区可制定特色配套补贴,最高达1500元/亩·造,有效减轻种植成本,提高种粮收益。
同时,制定印发《2024-2026年广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实施水稻完全成本保险,每亩最高赔付1250元,保费财政补贴80%,农民负担20%,解决农民种粮后顾之忧。
接下来,广州市还将继续加大种粮大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商品有机肥购置使用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力度,按规定要求及时、足额发放到农企农户手上,给种粮者吃上“定心丸”。
连续8年 耕地质量等级居全省第一
市农业农村局透露,2024年,广州市高效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86万亩。持续提升耕地保护力度和质量。大力推广应用秸秆还田、种植绿肥、轮作休耕、增施有机肥等措施,耕地质量等级进一步提升,连续8年居全省第一。
同时,广州市引导各区通过土地流转、生产托管、代耕代种等方式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积极引导优先种植粮食作物,全年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面积7162.93亩。
今年,广州将以春耕生产为契机,加快推进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持续实施商品有机肥购置补贴,继续推动耕地质量提升,引导经营主体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技术措施,增强土壤肥力,培育更多粮田为良田,提高单位耕地粮食产能。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穗农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