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为深入贯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艺术展览的美育浸润功能,3月19日,"从前栽过的花——艺术疗愈展"在广州新华学院霖霖书院开幕。本次展览由广州新华学院、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主办,广州新华学院霖霖书院、广东南岸至尚美术馆承办,展览围绕“艺术之力疗愈心灵”理念,构建起了“艺术浸润-情感共鸣-心理疗愈”的美育新形式。
开幕式上,广州新华学院校长助理蔡映辉、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秘书长方婷漫、青年艺术家张乐出席并发表致辞,学校教职工代表与学生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广州新华学院校长助理蔡映辉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学校与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携手举办“艺术疗愈展”系列展览的第三年,参与此次展览的艺术家以不同维度的艺术语言,展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的碰撞,构建了充满治愈力量的“心灵花园”。她表示,春日的广州新华校园分外美丽,希望同学们用心感受,在艺术的熏陶中体会生活的美好,在繁忙的学习中找到内心的平衡,用艺术的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秘书长方婷漫在致辞中表示,自基金会与广州新华学院携手以来,双方始终秉承“高雅艺术进校园”的理念,通过举办一系列艺术展览,将艺术的魅力根植于广州新华校园。今年已是双方携手举办“艺术疗愈展”系列展览的第三个年头,展现了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方婷漫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更多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艺术的疗愈力量,培养对美的感知和追求,并激发对艺术创作的兴趣与热情,使艺术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青年艺术家张乐在发言中表示,她非常荣幸受到学校与基金会的邀请,在本次展览中携作品为大家呈现“第三朵花·绮园”。她希望同学们在欣赏这些艺术作品时,能体会到自然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呵护好自己内心的“艺术之花”,并将这份对艺术的热爱传递到更远、更广的地方。
本次展览以“从前栽过的花”为主题,围绕“艺术之力疗愈心灵”的理念,构建起“艺术浸润-情感共鸣-心理疗愈”的美育新形式。展览精心策划了三个主题板块,汇聚了三位风格迥异、视角多元的艺术家作品。
第一部分“线象”中,艺术家彭泳清将康定斯基的抽象理念融入东方哲思,以线条解放构建新的空间革命,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与心灵的震撼。第二部分“秘境”中,艺术家邓尹荍以“星际童话+记忆解码”的双层叙事,搭建起欢迎登陆Mizbo的治愈星球,引领观众在奇妙色彩中穿梭,仿佛踏入奇幻梦境与魔法森林。第三部分“绮园”中,青年艺术家张乐展出以自然元素为主题的毛毡艺术作品,让观众在羊毛构筑的伊甸园里感受自然与人类的紧密联系,体验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融合。三个板块通过绘画、雕塑、毛毡等多元形式,以构图、色彩与创新诠释疗愈力量,为观众搭建起视觉体验与心灵对话的双向桥梁,进一步营造了校园人文艺术氛围。
为增强观众参与感,展览特别在展厅内设置了“记忆播种计划”互动角,邀请观众利用现场准备的羊毛毡等材料制作“记忆种子”,在校园寻觅记忆坐标拍照后,回到展厅中的校园地图上进行标记“打卡”,留下属于自己的“心动坐标”。
方婷漫表示:“这样通过‘作品-实地’合影的方式,会让观众的‘记忆种子’与真实时空产生奇妙反应。”她希望大家能通过互动塑造出属于自己的情感符号,在地图上为母校绘制最浪漫的春日情书。
作为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艺术疗愈展是基金会美育工作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与广州新华学院长期合作,在艺术实践活动领域持续发力,旨在通过艺术的独特魅力,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悟生活的美好,滋养心灵,促进全面发展。方婷漫介绍,基金会将继续深化与广州新华学院的合作,持续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为培养具有美学素养、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据悉,展期将持续至2025年4月27日。
采写:新快报记者梁志钦 通讯员 张健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