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3月21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广东邻家饭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广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低谷蛋白水稻品种"圣香丝苗"的科研成果转化,并联合成立“邻家饭香功能性水稻产业研究院”。此次合作标志着我国功能性水稻研发与产业化进入新阶段。
经十年科技攻关培育的“圣香丝苗",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精米谷蛋白含量低于3%,较普通大米降低50%以上。该品种兼具低蛋白特性与优良食味品质,米粒细长晶莹,米饭香软弹滑,在满足肾病患者特殊膳食需求的同时,也为健康饮食消费群体提供新选择。
广东邻家饭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华表示,企业将依托水稻所科研优势,推动功能性水稻从实验室走向餐桌。水稻所科研团队负责人刘传光介绍,除提供优质种源外,还将配套栽培技术指导及产后加工方案,构建全产业链支持体系。
根据协议,双方共建的产业研究院将重点开展标准化种植体系建立、产品开发及市场推广等工作。水稻所副所长陈国荣指出,这一合作模式有助于提升企业科技转化能力,推动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水稻所党委书记肖昕强调,在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功能性农产品已成为农业升级的重要方向,此次合作将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助力水稻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
本次签约后,科企双方将携手开发低谷蛋白大米“圣香丝苗”,精准满足市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未来双方还将进一步探索功能性水稻在精准营养、个性化膳食、深加工等领域的应用,推动水稻产业向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校对:任倩妮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