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4月10日-11日,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广州召开。4月11日,新快报记者跟随300多位业内人士一起来到广州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超级新星——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
含着“金钥匙”出生
广州是全国重要的海陆空枢纽和开放门户,于2022年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以通达五洲的航线、辐射内陆的通道、链接全球的供应链,肩负着服务“双循环”的战略使命。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位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交会处,枢纽内部19条道路纵横交错,10分钟可以快速触达高速路网;周边6条高速环绕,20分钟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30分钟抵达广州珠江新城,40分钟抵达广州各区、50分钟抵达佛山、60分钟抵达东莞、清远,90分钟抵达深圳、惠州,精准覆盖珠三角城市高端消费群。
广州交投集团枢纽公司董事长吴清介绍:“枢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2021年,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给了它一个‘准生证’,将其纳入全国性《“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还有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些运输规划,去年更是获批了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拿到了金字招牌。”
据悉,为了支持枢纽的建设,广州创新性地使用金融工具,通过划拨供地与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支持,使东部枢纽获得国家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44.7亿元、补链强链奖补资金4.2亿元,为其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总规划面积958公顷,一期工程以增城西站为核心,形成配套完善的五大功能片区。
片区一:国际及区域电商转运中心。片区二:广东最大的铁路货运集散地。片区三:国家平急两用大仓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片区四:跨境电商全球交付中心。片区五:广州东部中心综合能源服务区。
四栋楼化身超级“大冰箱”
4月11日,记者跟随调研团队来到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冷链一区。现场,4栋高层冷库已经封顶,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装修。走进大楼,目之所及写着一个字:大!
宽阔的空间,优越的层高,大气的设计。值得一提的是,即使空调等制冷设备还未完全进场,体感也依然十分清凉。可以想见,未来这四栋“超级大冰箱”将为中外“吃货”带来前所未有的生鲜盛宴。
据悉,冷链一区总建筑面积23.87万㎡,库内总面积20万㎡,项目采用了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氨+二氧化碳制冷系统,为食物均匀送冷,不会发生融冻现象。冷链仓为全温区设置,满足不同类型冷冻货物需求:高温冷藏区温度设置为0℃-5℃,用于冷藏蔬果、药品;-18℃~-23℃的低温冷冻区用于存放雪糕、冻肉;还有-65℃的超低温区,可以存放有特殊要求的三文鱼。主体冷藏间均采用内保温形式,保证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下保温不易受损,尽可能降低货物、工作效率损失。
在冷链一区施工现场,一套以“快速化、品质化、智能化”为核心的融合建造体系,正打造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新标杆。据悉,冷链一区由中建三局承建。中建三局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冷链中心项目经理李铁柱介绍,依托快速建造技术,该项目仅用100余天便实现1号冷库从开工到主体结构封顶,较常规施工工期减少15天。
智慧工地大屏上,施工现场安全、质量、进度、技术管理情况清晰呈现。现场实测数据显示,超高大体积混凝土框架柱垂直度合格率达95.6%,抹灰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突破99.6%,品质管控标准超行业平均水平。测量机器人、地面整平机器人、抹平机器人的使用,更是提升了施工控制精度和质量水平。中建三局表示,将持续深化数字技术与工程建造的深度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在建设领域的培育发展。
据悉,冷链一区将在今年10月底建成。
声音
广州交投集团枢纽公司董事长吴清: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室主任周志成:广州公铁联运枢纽是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能级最高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城市交通与现代物流所副所长甘家华: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是我国物流枢纽建设的典型成功代表。
长春国际陆港董事长王玥: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位置优势较为突出,有利于产业链和供应链形成双向互济互补。
广东省冷链协会创会会长李健华: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会为物流行业注入绿色能源。
中建三局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冷链中心项目经理李铁柱: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冷链中心进行了快速化、品质化、智能化“三化”融合建造。
采写:新快报 王彤 李佳文 通讯员 张娅凡 周旭
摄影: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 毕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