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人勤春来早,备耕正当时。今年以来,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和镇深入贯彻落实粮食安全战略,聚焦提升粮食单产,以“早谋划、强保障、优服务”为抓手,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农资安全监管、育秧育苗等重点工作,奏响了一曲生机勃勃的春耕“交响曲”。截至4月9日,全镇农田办田进度达75%,育秧完成率达100%,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党政同责 压实粮食生产任务
永和镇党委、政府把抓好粮食生产放在首要位置,今年以来累计召开10次春耕粮食生产相关会议,建立领导小组、制定书记镇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村委会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确保粮食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永和落实落地落细。
在具体落实上,永和镇制定粮食大豆油料等作物的备耕工作方案、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方案,挂图明确各片区责任人与生产任务,将春耕进度报表细化至村小组,动态监测春耕情况;镇农办积极协调农资经营户,提前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储备工作,保障春耕备耕工作顺利开展。
冬种冬修 夯实基础保春耕
永和镇利用冬季闲置田地,把“冬闲田”变为“生金田”,通过“稻油轮作”“稻菜轮作”模式增加农户收入、提升土壤肥力。全镇累计实施轮作超2000亩,实现亩产1.5吨,为永和镇蔬菜产业及菜干加工产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涌现出一批满腔热血的致富带头人,如“兵委员”邓李建带领村民在休耕轮作时种植菜心,在菜心上市25天,便收入3万多元。
为保障来年农业灌溉用水,永和镇利用冬闲田期间,投入100万元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省级配套资金,召集施工作业人员90多名,共同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修缮、清淤清杂,解决超过31处农田灌溉基础设施问题,惠及农田4000余亩,有效破解灌溉难题。
科技赋能 多措并举促增产
“今年是双春年,很早就开始浸种,现在已经全部出苗了,过段时间就开始插秧,希望这一季水稻大丰收。”永联村村民邓叔高兴地说。
今年,永和镇重点推广优质丝苗米品种“香优8号”“象牙香占”等,发动镇村干部走村入户宣讲耕地地力等补贴政策,推动应种尽种;统筹调度全镇农机情况,推广适用农机具,为村民推荐个性化种植方案。在大力宣传动员下,农户积极响应2025年水稻合理密植提单产项目,申报面积达2450亩,预计2025年全镇水稻单产增幅达5%。
为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组织特派员团队深入永和镇永联村开展春耕备耕工作实地调研,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把脉问诊”,为农户提供科学育苗、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支持,为永和镇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出8项建议。
此外,为确保“放心”农资进村入户,3月份以来,永和镇农业农村办、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多次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同时宣传农资识假辨假知识,讲解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保障农民群众购买“放心”农资产品,确保春耕备耕顺利推进和农业生产安全。
春潮涌动,万象“耕”新。永和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盯清明后插秧关键期,加强低温天气应对指导,全力守好群众的“米袋子”,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的农业动能。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通讯员 邓仁健 陈琅乾
校对:马少俊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