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款名为《米修斯之印》的国产乙女手游发布停运公告,宣布将于7月14日关闭服务器。从2024年10月17日公测到停运,这款游戏仅存活179天。尽管它曾以“末世恋爱+模拟经营”的创新设定和口碑逆袭引发关注,但最终因投资人撤资、收益不达预期黯然退场。这场短暂的生命周期,不仅折射出中小团队在乙游赛道上的艰难求生,也给行业留下了深刻的反思。
四年研发路:从《代号:焦土》到“口碑逆袭”
《米修斯之印》的诞生始于2020年9月,深圳安尼帕科技团队以“末世复古陪伴乙游”为核心理念立项,项目曾用名《代号:焦土》。制作人阿利安从《生化危机》和恋爱AVG中汲取灵感,试图打造一款融合生存挑战与情感互动的差异化作品。
然而,开发过程充满坎坷。团队仅有50人,半数成员虽有乙游经验,但缺乏大厂资源支持。首曝后,游戏因美术质量不足遭玩家诟病,被迫重制角色立绘、世界观和主线剧情。2023年末,游戏更名《米修斯之印》并拿到版号,却在2024年公测前接连陷入“女主党”争议和抄袭指控。新年贺图中女主占据C位的设计引发“代入党”玩家抵制,而角色设定、题材与《未定事件簿》《无期迷途》等游戏的相似性更让团队陷入舆论漩涡。
令人意外的是,游戏上线后口碑逆袭。TapTap评分从公测初的5.9分攀升至7.8分,玩家盛赞剧情深度和男主人设,甚至入围微博“年度最受喜爱新游”。但口碑回暖未能转化为商业成功,首月流水未进iOS畅销榜,最高单月收入仅14万元,最终成为压垮团队的最后一根稻草。
停运背后:小厂乙游的“三重困境”
乙女游戏市场竞争激烈,玩家对内容质量和更新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米修斯之印》作为小厂作品,团队规模和资源有限,内容产出能力难以满足玩家需求。尽管 2025年3月推出了“基建玩法”,将模拟经营与恋爱元素结合,带来短暂流水回升,但后续更新乏力,无法持续为玩家提供新鲜感和吸引力,导致玩家逐渐流失。
而腾讯《光与夜之恋》《王者荣耀》、网易《时空中的绘旅人》等大厂产品,凭借雄厚的资金和人力支持,能够实现稳定的内容迭代和更新,还拥有豪华的 CV 阵容,为玩家带来高品质的视听体验,长期占据市场头部位置。
《米修斯之印》在上线前后经历了多次风波,暴露了小厂在应对舆论方面的短板。游戏早期因“女主党”争议和抄袭指控等问题引发广泛关注。“女主党”争议中,女主角不能展示瞳孔颜色的设定,被部分玩家认为是在迎合腐女文化,引发了乙女玩家的强烈不满,众多乙女玩家因此脱坑。
而抄袭指控更是给游戏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多个乙游论坛和社区里都有玩家指责其抄袭多款大厂乙游的美术资源、剧情设定等内容,甚至被指是“缝合怪”,如被指控抄袭《无期迷途》的美术风格和部分场景设计。尽管官方积极回应并修改设定,但这些争议已经严重损害了玩家对游戏的信任,导致核心用户大量流失,玩家对游戏的信任难以修复。
《米修斯之印》的研发耗时四年,成本高昂,但收益远未达投资人预期。2025年1月游戏流水仅为 14万元,而其团队运营成本较高,无法实现盈利,难以支撑团队的持续运营,最终导致投资人撤资,成为游戏停运的导火索。这一结局凸显了中小团队在资本博弈中的弱势地位,即便产品有一定的创意和特色,若无法快速盈利,也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命运。与大厂相比,小厂在资金储备、融资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承受长期的亏损和市场压力。
行业借鉴:乙游市场的“幸存者游戏”
《米修斯之印》的停运并非个案。2023年以来,《掌门太忙》《灵猫传》等多款乙游相继停服,版号到手的《钟之境》亦暂停开发17。当前乙游市场呈现两极分化:头部产品如《恋与深空》凭借3D互动、高成本营销稳占市场,而中小团队则面临“高投入、低回报”的困局。
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游戏市场中,中小厂商正探索多维度突围路径。差异化定位成为关键策略,如《米修斯之印》以“末世恋爱+模拟经营”的创新题材切入细分赛道,尽管执行层面尚显浅尝辄止,但其题材探索已为行业提供新思路。社区运营方面,《未定事件簿》通过定期直播互动与制作人信形式,构建起与核心用户的深度情感联结,成功化解版本争议并稳固用户基本盘。
在成本控制领域,轻量化开发与联合发行模式正逐渐普及,中小团队通过聚焦核心玩法原型、引入外部发行资源,有效降低市场试错成本。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精准定位、用户共创与灵活资源配置的结合,或将为游戏行业开辟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米修斯之印》的停运,是一场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博弈。它证明了小厂乙游的创意潜力,也暴露出商业化能力的短板。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言:“玩家会用情感投票,但资本只认流水。”未来,如何在内容与商业之间找到平衡,仍是所有中小团队的必答题。
■新快报记者 陈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