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曾被认为“过去式”的百日咳,在2024年全国共报告近50万例,是2023年的12倍,跃升至近40年来的峰值,呈现“凶猛反扑”之势。在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来临之际,由人民健康发起的“免疫加速,百日无忧”百日咳公众科普行动正式启动,全国上百家预防接种单位同步开启公益科普,帮助广大婴幼儿家庭了解百日咳的危害和科学防护知识,提升及早全程高效接种疫苗的意识,守护更多宝宝健康成长。
百日咳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我国自1978年将百白破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百日咳一度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近年来,百日咳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2024年尤为凸显。
更令人揪心的是,百日咳的“魔爪”往往伸向最柔弱的人群。2022年我国百日咳报告病例中不满一岁的婴儿病例约占1/3,其中5月龄内婴儿超80%。百日咳80%源于家庭感染,究其原因,随着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免疫的衰减,我国已逐步积累起大量的百日咳易感人群,青少年、成人感染后可能只是轻微咳嗽甚至无症状,却成为“移动传染源”,让免疫屏障尚未建立的婴幼儿面临高感染、高重症、高住院的暴露风险,一旦“中招”,还易引发呼吸衰竭、重症肺炎等严重后果。
2025年1月1日起,国家免疫规划的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升级:百白破疫苗首剂接种时间提前到2月龄,并从原来的“4+1”变成全程5剂次百白破疫苗,可见国家对百日咳防控的重视,免疫“宝护”刻不容缓。
专家指出,宝宝完成3针基础免疫,即可预防98.2%因百日咳导致的住院治疗,获得有效保护。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曾玫教授表示,国外模型研究显示,在高接种率的前提下,2-3-4月龄“加速接种方案”,较2-4-6月龄的接种方案,可提前2个月完成基础免疫,让1岁内宝宝的百日咳总体发病率降低21.7%,重症率下降21.8%。
预防接种并非“一劳永逸”。为此,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在完成3剂次基础免疫后,18月龄和6周岁时需接种第4、第5剂次疫苗,以进一步加强免疫、延长保护期限。
此外,作为“免疫加速”的重要环节,联合疫苗的应用也进一步提升了接种效率。广州市白云区疾控中心主任陆剑云表示,联合疫苗提供了一种高效、全面的疫苗接种方案。联合的程度越高,代表可以同时预防的疾病种类越多,接种次数越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也更少。
面对来势汹汹的百日咳,提升大众科学认知,让“加速免疫”的意识和行动真正走入千家万户是百日咳防控的重要一环。“免疫加速,百日无忧”系列科普聚焦疾病认知、接种时间、接种效率、加速免疫等议题,通过展览、乐园、绘本、互动游戏等多重奇“苗”形式,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寓教于乐的家庭防护行动指南,加速筑牢宝宝基础免疫防线。
作为系列科普活动的重要一环,在广州市白云区疾控联合支持下,一座“森林乐园”现身广州,以《森林里的夜半鸡鸣》绘本为蓝本,打造一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绘本快闪科普展,让大家在森林童话中沉浸式地漫游探索,走出百日咳认知迷思。与此同时,全国上百家预防接种单位联动,同步开启“免疫加速”行动,为完成百日咳基础免疫赋予仪式感,助力宝宝百日无忧。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