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30日,新快报粤港澳大湾区天天公益联盟与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中国人寿广州分公司及一众公益伙伴走进越秀区人民街,在这个60岁以上老年人密集,养老需求迫切的典型老居民区举办了“遇‘建’美好 银龄有爱——美好食光微心愿行动”第五次社区分会场活动。本次活动也是建设银行“遇‘建’美好 银龄有爱”公益计划重要的公益践行活动之一。
时值“五一”假期前夕,主办方也送上佳肴美食、惊喜礼包和义诊义剪等好礼,向这批为经济建设及社会进步付出数十年辛勤劳动的老友记致以温馨的问候。
同时,这也是新快报经典公益IP“爱心团年饭”的第五个分会场活动和社区实践。每年,新快报都会邀请数百位朋友共进爱心团年饭,如今,这顿温暖大餐已走进第十三个年头,主会场活动已经在1月份成功举办。
接下来,这份温情会持续在广州各个街道流动,让老友记们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
人民街长者代表陈姨告诉新快报记者,老年人平时社交聚会较少,缺乏和人的互动,即使是门对门的邻居都不一定认识。“这次聚餐让大家有机会主动走出家门,跟老友记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分享美食,非常利于身心健康。”
另一位长者代表关姨说,社区饭堂已经成为她每天解决用餐问题的地方,餐品口味和营养搭配都符合长者的心意。
活动是由越秀区民政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指导,广东新快报社、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人民街道办事处、广州市越秀区银发经济促进会、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中国人寿广州市分公司联合主办,越秀银幸颐园(大德路)养护院、人民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承办,人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缘义剪队、华南脑控(广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爱心支持单位。
在活动现场,人民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长者饭堂精心准备了美食佳肴,福缘义剪队提供了爱心义剪服务,人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提供了义诊服务,未来,他们也会把这份爱心延续下去,一起为营造银龄友好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同时也作为新成员接受授牌,加入“助老公益服务联盟”,光荣地成为推动银龄公益事业的一分子,与新快报粤港澳大湾区天天公益联盟共同努力,为构建银龄友好的社会氛围,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贡献自己的力量。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主任蔡锦勇向新快报记者介绍,人民街老龄化特征显著,60岁以上户籍老人超2.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37.83%,现设1个街道颐康中心和13个社区颐康服务站。
2024年,人民街颐康中心被评为“广州市十大引领性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日常开展中医康养特色、全托日托、长者饭堂、旅游旅居、健康食品、陪护服务、智能化照护机器人、智能监测、防跌倒设备等多元化银发经济产品和服务。
今年3月完成升级改造后的社区饭堂迄今累计服务就餐超4000人次,同时开展健康讲座、居家照护培训、手工创作等主题学习班,组织各类文娱活动,把康复理疗服务延伸至社区颐康站点,与区域医疗资源共建融合,构建“医养康护”一体化体系。
联动广东省中医院及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病床、陪护转介,为突发疾病长者提供及时救治,打通居家医疗“最后一公里”。积极探索推动“四床联动”模式(养老机构、家庭养老、家庭病床、医疗床位),依托专业陪护团队解决失能长者照护难题,2024年该案例入选全国老龄社会建设创新案例。
通过举办人民街养老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乐活越秀·银发集市、“金融赋能银发集市”等主题活动,借力“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政策点燃老年群体消费热情,搭建养老服务机构、产品商和社区老人供需对接平台。
颐康中心计划引入适老化改造线下体验店,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设置智慧养老设备展示区、适老化家居体验区、健康管理服务区等功能模块。并定期开展银发消费节、适老产品发布会等主题活动,丰富长者的社交生活,满足老年居民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活动现场,广州市越秀区银发经济促进会还为老友记送上一堂居家适老化改造以旧换新补贴礼包宣讲。据资料,2025年4月15日开始,消费者通过活动平台申请领取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资格,即可到参与活动的线下企业或电商平台消费,补贴标准按照补贴范围内的产品实际销售价格的30%进行核减,每人累计最高补贴可达10000元。
补贴产品范围方面,广州市民政局在商务部的25项参考品类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和拓展,新增健康监测设备、老年康复设备、适老化文化娱乐产品品类,目前活动共有7大类54项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商品。
消费者可在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南粤分享汇四家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选购,线下则可通过云闪付查询活动门店并进行消费。
人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老年人口结构复杂(高龄、独居、失能、低收入等),需求涵盖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但街道财力、人力有限,仅靠政府购买服务或社区工作人员难以全覆盖;不同部门(民政、卫健、残联)和企业、慈善组织的服务可能存在重复或遗漏,缺乏有效的统筹。
从街道基层治理的角度来看,“政府+媒体+企业+慈善力量“的多元协同公益模式,通过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构建起多层次、互补性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能够有效缓解当前面临的资源短缺和服务碎片化等突出问题。
政府部门发挥政策引导和统筹协调作用,企业提供资金或技术支持,慈善组织填补特殊群体的服务短板,媒体则构建信息传播和监督反馈的渠道。这种协同治理模式既符合现代社会治理的创新方向,又能切实提升基层养老服务的供给效能,具有重要的实践推广价值。
作为主办方之一,建设银行一直积极践行“三带一融合”公益理念,围绕社会民生痛点问题下沉服务重心,以金融创新助力社会发展。
新快报记者在本次活动现场看到,建行的“蓝马甲”志愿者们为社区长者开展了“1元购”活动,以优惠价格就能购买到好品质的生活必需物资,受到老友记们的热情欢迎。
另外,建行广州分行通过数字化赋能,搭建长者智慧食堂服务场景,建立线上订餐、线下就餐一体化流程;融合建行生活、数字人民币等多重福利。同时,利用建行智慧食堂系统为饭堂经营者提供数字化经营工具,将报餐环节线上化,运营数据分析简单化,有效简化饭堂备餐流程,助力饭堂管理效率升级,解决饭堂运营繁琐的痛点,让经营者更好地为长者和社区全龄人群提供服务。
建行工作人员受访表示,未来将继续联络社会各界,汇聚公益力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投身公益活动,让更多有需要的群体感受到来自建行的关爱。
作为联合主办单位,中国人寿广州市分公司在活动现场设置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展区,重点围绕老年人金融知识普及、风险防范等内容开展教育宣传。
中国人寿消保专员身穿红色马甲在活动现场拉宣传横幅、派发宣传折页,通过讲解反欺诈案例,为参与活动的老年消费者答疑解惑,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了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志愿者们提醒老年消费者投保前仔细阅读保单条款,不轻信陌生电话,不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给陌生人转账,审慎看待“高收益低风险”投资项目,遇到不法分子要通过正规渠道维护自身权益。
现场还设置了“相约星期二 消保进行时·金融保险知识答题”立牌,邀请往来消费者扫码参与消保知识问答题,提升活动触达人数,以便提高社区长者的反诈意识。
作为承办单位,越秀银幸颐园(大德路)养护院隶属越秀集团,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308号,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是国企物业租赁改造项目,按照国标五星级养老机构设计建造,设有236张养老床位。
截至去年2月入住率达96%,所有房间户户通风采光,设备齐全,专业适老化家私,全区无障碍通道,两部客梯、1部医用电梯,配置有完善的紧急呼叫、监控、安全电子围栏、AI智能护理辅助系统以及安否居家智能系统等国内领先的信息化系统。
作为爱心支持单位之一,华南脑控(广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活动现场展示了脑机接口+AI整体技术方案及多套适老化产品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医疗康复、养老助残等领域。
该公司董事长助理李凯告诉新快报记者,未来脑机技术除了能融入长者的日常生活,还能赋能老年医疗康复、认知障碍干预等关键领域,为银发族重塑生活尊严和便利。
作为本次活动的爱心伙伴之一,广州晓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智能安防、智慧养老、智能家居等系统产品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主要系统产品包括智能家居、可视对讲、开关插座、安防监控、数字社区、智慧养老等;并从设计咨询、产品方案、施工安装、技术支持到售后维护一体化提供专业服务,拥有专业的设计师团队和技术工程师团队,提供本地化的服务。
该公司总经理李文明表示,以前行动不便的长者会用拐杖、轮椅,不能站立洗澡可能会购买沐浴椅……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适老化产品诞生,而这些产品将越来越好用,越紧贴生活需求。
(图片/视频:黄家健 郭思杰 陈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