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竞争提前到4月开始了。我国2025年流感疫苗已开始上市。疫苗企业预判式研发、我国流感疫苗的批签发时限缩短,导致今年流感疫苗由以往的7-8月提前至4月上市。去年价格战硝烟弥漫,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今年流感疫苗市场产能过剩、价格内卷、业绩影响,是对疫苗生产企业提出的更高要求。
今年流感疫苗上市时间提前至4月
已有多款2025年流感疫苗获批签发上市。4月17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公布首批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获得批签发上市;同日,科兴生物也宣布了流感疫苗获得批签发证明。长春生物、科兴生物成为今年国内获得流感疫苗签发许可的“第一梯队”,同时也宣告流感疫苗的竞争由以往的7-8月提前至4月开始。
流感作为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迅速,易引发季节性流行,在学校、养老院等人群密集场所形成传播浪潮。据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0亿例季节性流感病例,其中包括300万-500万例重症病例,季节性流感每年导致29万至65万起呼吸道死亡。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及其并发症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
WHO分别在每年2月和9月发布针对北半球(当年冬季至次年春季流感季)和南半球(次年流感季)的疫苗推荐毒株。这种“北半球2月、南半球9月”的节奏已持续多年,以指导各国研发生产流感疫苗,以应对流感。
“预判式研发”、批签发时限缩短加快疫苗上市
2025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2025-2026年北半球流感疫苗组分更新方案,其中甲型H3N2毒株由A/Thailand/8/2022调整为A/Croatia/10136RV/2023(H3N2)类似株,这一变化与2024年9月发布的南半球推荐组分完全匹配。这种南北半球毒株推荐的一致性,使得我国疫苗生产企业能够快速反应和投入生产,预计本年度疫苗批签发工作将延续2024年的高效审批节奏。
业内专家表示,WHO近年建立的毒株监测及推荐体系已形成规律化、透明化更新机制,企业通过监测南半球组分提前布局已成为行业惯例,我国企业“预判式研发”策略明显提高效率。公开信息显示,在2024年南半球组分发布后45天内,国内主要疫苗企业已完成A/Croatia毒株的引进、种子批建立及工艺适配性验证,较传统生产周期压缩超30%的时间。
得益于该策略的实施,我国流感疫苗批签发时间窗口已从历史常规的7-8月持续前移至5月,形成显著市场竞争优势。更值得注意的是,疫苗上市时间的提前叠加流感流行特征变化,促使行业销售模式突破传统季节性限制,逐步形成“生产即上市、上市即流通”的全年动态销售体系。
此外,国家调整了流感疫苗的批签发周期也让流感疫苗上市提前。国家药监局于2025年4月2日发布通知,明确将流感疫苗的批签发时限由60个工作日调整为45个工作日,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据了解,在新政策之前,企业通常需在每年2月获得WHO毒株后组织生产,6月左右才能完成生产,之后就是每批疫苗都要经历的60个工作日的等待批签发时间,导致疫苗上市时间集中在7-8月。缩短批签发周期有助于疫苗企业提前完成生产验证,加快产品上市节奏,还能缓解流感高发季的疫苗短缺问题。
2024年价格战全面爆发,行业形势有变
流感疫苗主要包括三价流感疫苗、三价亚单位疫苗和四价流感疫苗。
2023年,四价苗主导国内流感疫苗市场,价格体系相对稳定。四价流感疫苗市占率升至75%,成为主流产品,普遍中标价为128元/支(成人剂型);三价疫苗则在53-65元/支区间,逐步退出核心竞争;还有部分高端产品如中慧元通的四价亚单位疫苗中标价高达319元/支。华兰生物、金迪克等头部企业占据主要份额,行业尚未出现大规模降价。
然而,这样的好景没有延续。2024年,流感疫苗价格战全面爆发,流感疫苗价格一路跳水,低价创历史新低。四价苗价格跌到百元以下,三价苗更是狠跌到10元以下。
国药集团的四价苗率先降价。2024年5月,国药旗下长春所、武汉所、上海所将四价苗价格从128元/支降至百元以下,仅88元/支,降幅超30%。随后华兰、科兴、金迪克等跟进,四价苗终端接种价降至95-113元/支。
由于WHO推荐组分调整,剔除了乙型Yamagata株,2024年三价疫苗失去技术优势,价格从60-80元/支骤降至10元以下,部分省份集采价甚至低于10元。深圳市疾控中心招标的三价疫苗最低报价仅6.5元/支,浙江省公费采购三价苗单价跌至9.4元/支。
价格战导致企业2024年营收大幅下滑。Wind疫苗指数显示,2024年疫苗企业营收均值同比下降21.63%,净利润均值下降35.60%。行业龙头华兰疫苗2024年营收11.28亿元,同比下降53.2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6.10%。由于价格下调30%,华兰疫苗流感疫苗批签发量占比从历史领先的20%以上降至19%,2024年产销量分别下降16.74%和26.58%。对仅四价流感疫苗上市、产品单一的金迪克来说影响更大:2024年营收同比减少39.96%,归母净利润亏损9350.28万元,连续两年亏损,价格战导致量价齐跌。部分中小企业(如复星雅立峰)通过超低价策略争夺市场,但销量未显著增长,全年批签发量同比下降。
2024年价格战的发生,看似国药集团率先降价触发连锁反应,背后是低接种率限制市场增长,而国内四价流感疫苗企业增至6家以上,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的产能过剩。
越来越多流感疫苗上市,市场竞争加剧
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长期徘徊在3%~4%左右的较低水平,远低于欧美国家50%及以上的接种率,这给我国流感疫苗市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2019年-2022年,国内流感疫苗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后,近两年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流感疫苗市场规模已从2021年最高点的101亿元,下降到2023年的88亿元,预计2024年将再缩减至80亿元。
然而,国内在流感疫苗领域布局的企业和获批产品正在不断增多。截至目前,国内共有16家企业获得流感疫苗生产批文,较2020年增加6家;已上市的流感疫苗产品达19种,较2020年增加5款。
此外,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今年1月的数据,目前依然在研的流感疫苗产品多达16款,其中有11款已进入BLA(生物制品许可申请)阶段。国家药监局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4月30日,2025年人用疫苗的新药上市申请注册共10个,其中流感疫苗2个。可以预期,随着越来越多的流感疫苗上市,若国内流感疫苗接种率不能继续增长,行业竞争势必更为白热化。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国内疫苗行业内卷、流感疫苗全年销售可能延长价格战周期。若持续低价竞争,企业利润空间将进一步收窄,而且,头部企业(如国药、科兴)凭借规模优势可能进一步挤压中小厂商市场空间,单一产品依赖型企业如金迪克等面临更大风险。
今年内卷竞赛提早到4月吹响集结令,更是代表着竞争提早开始。
差异化产品研发、出海或是行业突破关键
2025年国内流感疫苗市场会怎样?日前公布的首个流感疫苗招标可见一斑。
4月14日,据深圳政府采购网,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该市60岁及以上人群流感疫苗接种项目中标结果,华兰疫苗的三价流感疫苗以10元/支中标,此外北京科兴报价10.5元/支,上海生物、长春生物、复星雅立峰均报价12元/支。据了解,这也是今年全国首个流感疫苗招标项目。
4月21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再发布该市在校中小学生流感疫苗免费接种项目采购公告,平均单支预算12元。
2025年深圳市流感疫苗采购价相比2024年明显下降。据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深圳市2024年60岁及以上人群流感疫苗接种项目,科兴生物的三价流感疫苗以21元/支中标;在校中小学生流感疫苗招标项目,复星雅立峰报价虽低至6.5元/支,但最终科兴生物以10.50元/支中标。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国药与科兴凭借率先获得首批流感疫苗上市批件,已对华兰疫苗、复星雅立峰、金迪克等企业形成显著领先优势,其市场动态也成为行业风向标——今年流感疫苗销售走势在5月上旬首批产品放量阶段即可预判80%以上市场格局。同时,可以判断的是,未来企业需通过差异化产品研发(如mRNA疫苗、多联苗)和出海战略才能有所突破。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