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5月16日,“2025年大湾区(南沙)房地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南沙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大会以“链动湾区 智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产、学、研多方力量,围绕房地产产业链转型升级路径展开研讨,并启动“南沙高质量发展共建仪式”,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
南沙一年新增11万人,区域吸引力攀升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在大会现场致辞透露,南沙从去年5月份到今年4月底,增长了11万人,实有人口接近130万人,成为了典型的人口流入型城市。同时,南沙也是广州成立时间最短的区,是一座年轻的城,南沙将全力以赴,将年轻人与年轻城结合,打造“年轻人的城”。目前南沙正以不低于珠江新城的建设标准,推进建设南沙中心城区,从而能够承接更多高端的人才,并推进20公里美丽海岸线建设,让南沙“看海”的名片更突出。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成军表示,大湾区房地产产业链协同发展优势凸显。南沙作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始终以制度创新赋能湾区发展。南沙今年率先出台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一揽子措施,为巩固止跌回稳良好态势、提振行业信心贡献了“南沙智慧”。
数据显示,今年“五一”黄金周,广州全市主要在售一手住宅楼盘认购量2093套,日均认购量环比节前增长244.7%。南沙楼市交出了成交面积同比增长49%的亮眼答卷。
专家建言创新模式与“新质生产力”驱动路径
当天,大会邀请学界、产业界权威专家,从南沙房地产战略机遇、新质生产力动能两大维度展开深度解析,为南沙高质量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原司长张其光在主旨演讲中提出,在“严控增量、优化存量和提高质量”的基础上,积极收购存量房产,改善区域市场供求关系,同时引入长租公寓、养老公寓和康养公寓等新业态,使其发挥出在消化存量房产方面的独特作用。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广东省创新战略研究会会长陈广汉则聚焦房地产“新质生产力”推进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认为南沙可以通过“绿色建筑与智能建造、产城融合与职住平衡、现代服务业赋能、政策创新与土地集约利用”等多个维度,以新质生产力打造房地产发展新优势。
多部门解码南沙“湾区密码”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南沙近年来在城市建设、政务服务、产业招商、教育医疗等领域成果斐然,积蓄成势。活动期间,南沙多个核心部门负责人相继解码南沙的“湾区密码”。
南沙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人表示,南沙正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出更多高品质住宅建设项目试点。近一年以来,南沙区商品房销售呈现止跌企稳、稳步增长态势,去年全年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13.9%。同时,作为广东唯一未来城市综合实证试点,南沙区正在围绕“绿色、韧性、智慧、创新、宜居、人文”六大目标,全力推进“2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20公里美丽海岸线”建设工作,构建15分钟生活圈。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负责人表示,未来南沙将进一步推动南沙规划优化实施,深化粤港澳地区优势互补,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创新,在“黄金内湾”建设中实现粤港澳空间协同和规则衔接。南沙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南沙通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数字化服务,有效提升了营商环境。
另外,今年一季度南沙聚焦重点战略性产业,全面铺开招商,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增速排名全市第三。同时,推动TCL、领为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招引华望汽车技术等新企业落户,加速产业集聚。教育、医疗领域亦成果显著,已引进9个省市属教育品牌,共开办17所合作办学学校及幼儿园,并布局多家三甲医院及国家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