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百千万工程”三年答卷
去年全区128个村、1298个村民小组全部实现分红,“零分红村”全面清零。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南沙区以“头号力度”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发展标杆区,交出了“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检验之年“答卷”。
7月3日至7月4日,广东省新闻办在广州市南沙区举办“看广东·遇‘鉴’乡村之美”主题新闻发布活动,走进大岗先进制造园区、大岗圩镇客厅及南沙都市农业实验园等地。
做大做强镇域经济
打造高质量发展主战场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南沙区持续推进镇域经济做大做强,迈向高质量发展。作为南沙区招商引资主战场之一,大岗先进制造园区总面积达12416亩,是南沙区规模最大的连片工业区块,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与装备制造产业。
大岗园区产业园管理局运营管理部副部长贺天宇告诉新快报记者,目前,园区已有不少企业落户,投产后预计可提供近万个就业岗位,能为大岗镇及周边地区创造丰富的就业机会。
大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肖颂玥介绍,2024年以来,大岗先进制造园区招引制造业企业100多家,成功引进TCL空调、三菱重工、丙辛新材料等7个重大项目,累计出让国有工业用地570亩。其中,TCL空调广州智能产业园项目从开工到封顶仅用5个月时间。
大岗镇的蓬勃发展,是南沙区激发镇、村发展潜能的一个缩影。2025年2月,南沙区出台了区委一号文——《关于深化镇街扩权赋能改革 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战场的若干意见》,在招商引资、政策兑现、土地开发利用、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赋予镇街超20项权限,充分发挥镇街拼经济主战场作用,持续把基层一线的活力爆发出来,为南沙高质量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增长点。
目前,南沙全部6个镇入选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全部进入全国千强镇,其中5个镇入选赛迪2025镇域经济全国500强。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
村民小组全部实现分红
南沙区正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持续擦亮特色农业品牌,夯实“产业兴农”之路。2024年,南沙区农业总产值达115亿元,国家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加快建设。2023年,南沙区获评全国首个“中国黄油蟹之乡”称号,南沙青蟹年产值超15亿元,其中黄油蟹产值超2亿元,产量占全国50%以上,“南沙青蟹 蟹中茅台”形象深入人心。作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代表,南沙都市农业实验园以“现代农业技术实验田、农业创新平台集聚区、湾区都市田园休闲地”三大定位,建成智能化养殖工厂、温室气雾大棚、南沙蓝莓种植基地等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项目。
2024年,南沙区开展了全面消除“零分红村”攻坚行动,14个村的44个村民小组首次分红,全区128个村1298个村民小组全部实现分红。2024年全区农村集体总收入超18.2亿元,平均超1400万元。
以大岗镇放马村村镇工业集聚区试点改造项目为例,项目将原有以木材加工、物流仓储为主的低效园区,改造为现代产业集聚的南沙海洋装备产业园,预计2026年竣工投产产值超10亿元。据大岗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苏耀华介绍,放马村改造后村集体年租金收入达800万元,较改造前增长5倍;村民年度分红由每人860元跃升到4000—5000元。同时,园区建设及后续运营将创造大量本地就业岗位。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