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为深化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成果,5月22日,由南沙区港湾街道办事处主办的“垃圾分类新时尚,绿色环保校园行”教育实践活动在港湾幼儿园时代南湾园区举行。活动通过知识宣讲、创意实践、趣味游戏等形式,面向300余名师生普及垃圾分类理念,推动绿色习惯根植童心。
活动以生动的垃圾分类动画开场,宣讲教师结合《广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深入解析“四色分类法”的标准与意义,并通过生活场景案例引导师生思考实践应用。学生们随后以情景剧、歌舞等文艺表演,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艺术创作,在欢笑中传递环保理念。
校方提前一周发起“旧物焕新”创意作品征集活动,共收到学生们利用废旧材料创作的百余件匠心独具的环保手工作品。5月21日,这些作品亮相南沙区“湾区新时尚 绿美生态城”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市集,通过精心布置的环保创意展区,向市民展现变废为宝的无限可能,成为当日活动的焦点,参观者纷纷为孩子们的奇思妙想点赞。经过专业评审,10件作品凭借创意性、实用性和环保理念脱颖而出。
在5月22日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特别设置颁奖环节,为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及定制环保礼包。现场通过大屏幕展播获奖作品创作故事。获奖学生代表手持用废纸皮制作的摩天轮说:“旧物改造让我发现,环保也可以充满惊喜。”获奖作品将同步在校园环保长廊进行专题展览,持续传递绿色能量。
户外互动区成为全场焦点。“垃圾分类飞行棋”“精准投掷挑战”等游戏将知识性与趣味性深度融合,如“分类飞镖”游戏吸引了小朋友踊跃参与,准确判断垃圾类别并投入对应垃圾桶。通过集章兑奖,同学们在竞技中巩固分类技能,现场欢笑声与喝彩声不断。
本次活动以多元形式点亮校园环保之光,不仅提升了师生垃圾分类实践能力,更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辐射效应,为南沙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未来港湾街道将持续创新“垃圾分类进校园”形式,将环保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并通过“小手拉大手”模式,带动家庭共同践行分类行动,为构建绿色社区注入持久动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