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6月26日,新快报记者从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深中通道通车以来,该局全面加强与深圳等周边城市对接合作,探索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一体化融合新模式、协作新路径。目前,深中两市建立了以产业链协作和产业集群共建为核心产业合作机制,加快融入深圳“20+8”产业链供应链,“数字+”“设计+”“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工改”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4.8万亩,共同规划建设66平方公里的深中经济合作区,举办深中联合招商,推动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探索“深圳总部+中山基地”“深圳链主+中山配套”“深圳研发+中山转化”等产业合作新模式。
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
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业互联网和数字产业促进科科长侯承东介绍,深中通道通车以来,该局积极对接引进华为、华工能源、黑湖科技、中软国际等多家行业领先的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平台,20家深圳企业入选中山百家数字化智能化供给生态资源池名单,推动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格创东智科技、云镝智慧科技等与中山企业组建产业生态,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其间,该局与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签订设计协同发展协议,组织超100家中山企业赴深圳与工业设计头部企业对接,探索以设计驱动产业升级的新路径。联合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开展了2024中山市工业设计大赛,举办了10多场“智汇深中”系列主题分享及工业设计供需对接活动,探索“深圳设计+中山制造”模式。推动深圳市的浪尖集团、智加设计等设计机构与中山市的华帝股份、名门锁具、香山衡器等2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连续多年组织发动中山企业参加“越来越好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和“深圳礼品展”“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等深圳展会,推动中山设计亮相国际舞台。
产业交流进一步紧密
据介绍,深中通道通车以来,深中两地合作成立深中低空经济产业联盟,中山市无人系统及智能机器人产业协会与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举办“2024年(深圳)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中山分会场”活动,携手深圳加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基础建设、供应链上下游等方面交流合作。
联合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组织成立中山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搭建两地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应用推广交流合作平台,两地协会已联合举办中山智能家居、高端装备等多场AI场景应用资源对接会。
产业空间进一步拓展
据了解,中山市规划建设总面积66平方公里的深中经济合作区(其中马鞍岛35平方公里、南朗片区19平方公里、民众片区12平方公里),在去年完成尽职调查的基础上,两市已共同开展深中经济合作区综合规划编制,将研究明确空间规划、产业规划、政策设计、开发模式与利益平衡方案、启动区投融资方案等内容。依托“工改”腾挪空间,跨镇街规划建设深中合作创新区、健康医药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岐江新城智慧港等十大万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加快打造一批深圳链主企业专业配套园区。
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中山将立足“深圳所需”发挥“中山所能”,深化与深圳对接合作,推动深中经济合作区加快落地,高标准建设十大现代主题产业园,协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数字+”“设计+”“AI+”资源技术,联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动“深圳总部+中山基地”“深圳研发+中山智造”“深圳链主+中山配套”协作模式,加速实现深中两地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通讯员 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