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7月5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龙舟项目决赛(下称:十五运会龙舟项目决赛)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仙湖火热开桨。在7月5日-7日的赛期里,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23支群众龙舟队伍齐聚佛山,在仙湖碧波水面上劈波斩浪,竞逐荣耀,为全国人民奉上一场全民共享的水上竞速盛宴。
百舸争流,逐浪竞渡佛山仙湖
十五运会龙舟项目决赛设置男子组、女子组和混合组三个组别,逐日上演100米、200米、500米直道赛。
本次赛事的一大亮点是首创粤港澳联队,这支队伍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龙舟运动员联合组成,作为23支群众龙舟队伍之一亮相赛场,分别出战男子组200米直道赛、女子组500米直道赛和混合组500米直道赛,充分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协同、携手奋进的发展新态势。
开赛首日,男子组、女子组、混合组100米直道赛率先鸣枪。赛事采用直道竞速赛制,随着发令声响,各队健儿像离弦之箭沿着百米直道狂飙比拼。这是对团队瞬间爆发力与协作能力的一次严苛考验。龙舟健儿们在一次次整齐划一的落桨中,生动彰显着“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龙舟文化精髓,展现出全国性群众体育盛事的独特魅力。
这一全民参与、激情澎湃的体育盛事,更吸引了海内外众多观众到场观战助威,现场呐喊声此起彼伏,震撼人心,与赛场上龙舟运动员的激昂奋进与赛场外现场观众的热烈喝彩交相辉映,描绘出一幅群众运动的动人画卷。
传承千年,龙舟文化深植城市血脉
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承办城市之一,佛山正以深厚的文化魅力、完善的体育设施和高效的服务保障,迎接全国运动员和八方来客。
佛山是国内首个被赋予“中国龙舟龙狮运动名城”称号的城市,每年举办的龙舟体育赛事活动不胜枚举。中华龙舟大赛、中国(佛山)叠滘龙船漂移赛、大湾区桨板球公开赛(佛山站)……可谓好戏连台。
佛山南海区素有“中国龙舟运动之乡”的美誉,其将传承千年的龙舟文化,深深植入城市基因。
作为岭南龙舟文化的核心集聚区,南海扒龙舟、赛龙舟的传统习俗历经岁月洗礼,至今依然生机勃勃,已形成“村村有队伍、年年有赛事”的全民参与盛景。据统计,目前南海全区共有超千支龙舟队,龙舟2000余条,龙舟扒丁约2000人,龙舟教练约220人,区内还活跃着8个龙舟协会和9个俱乐部。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成立的九江龙龙舟俱乐部,男、女子龙舟队曾24次代表国家出征重大赛事,共获金牌81枚,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而为了进一步激活龙舟文化传统,佛山南海创新策划推出“龙舟超级联赛”,打造覆盖7个镇街的龙舟赛事,自4月开始龙舟队伍“以训促赛”,不仅提升竞技水平,更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观赏龙舟竞技的机会,立体化展示“水上南海”与龙舟文化交相辉映的城市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赛事举办地南海丹灶仙湖,坐拥120公顷水面,平均水深达4米,是南海区第二大湖。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其成为国际标准龙舟赛事、桨板赛、航海模型赛、皮划艇、铁人三项等各类水上运动及体育赛事的理想舞台。
群龙激浪,群众体育燃动城市活力
拥有深厚群众体育基础的佛山,正乘着十五运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东风,持续推动体育+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中国(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大赛火爆出圈,成为全国文旅顶流IP。25米长的龙船在狭窄的河道上漂移过弯,让全国观众为之惊艳,在新媒体平台掀起热潮,吸引了海内外游客争相到南海一睹风采。今年大赛期间,仅大赛官方话题#请到佛山飙龙船#全网总传播量就超过34亿,各大媒体平台、社交平台的评论区,更是对大赛点赞有加。国家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央视名嘴”撒贝宁都被叠滘龙船队员的精彩“炫技”折服,纷纷推介,点赞佛山人扒龙舟“宁可煲烂,不可扒慢”的精神。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