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荐机构对估值合理性缺乏有效判断是破发率较高原因之一
新快报讯 今年以来,IPO市场有所改善,上半年A股已完成上市51家,募资金额超370亿元;港交所完成上市43家,合计募资约1100亿港元,同比激增超6倍。但从保荐机构的首日破发率来看,A股和港股冰火两重天,A股51只个股上市首日无一破发,港股头部保荐机构破发率高企,中金公司保荐13单破7单,破发率54%,华泰证券破发率高达67%。
据吾道研究院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共26家保荐机构完成了51家公司的IPO发行上市工作,其中中信证券、华泰联合、中信建投分别保荐6家、5家、5家,位列前三。从上市首日个股涨幅来看,51只个股全部上涨,其中44只个股涨幅超100%,占比达86%。中信证券保荐的江南新材上市首日股价涨超600%,广信科技、天工股份、星图测控首日涨幅均超4倍,保荐机构分别为东兴证券、申万宏源和中信建投。首日涨幅最少的个股为中策橡胶,涨幅为6.84%,由中信建投保荐。
反观港股,今年上半年港股保荐市场呈现中资机构主导格局,前5名中有3家中资中介机构,其中中金公司以13单保荐、214.6亿港元募资规模位居榜首。虽然今年上半年IPO募资额同比激增,但保荐机构的首日破发率也较高,43只新股按收盘价计有13只破发,占比三成。据新浪经财研究院数据,以盘中最低价计算,中金公司保荐13单破7单,破发率54%,其保荐的METALIGHT首日最大跌幅30.3%;华泰证券保荐9单破6单,破发率高达67%,其中新吉奥房车上市首日最大跌幅达29.1%;外资摩根士丹利、高盛的首日破发率也分别达到了60%、50%。
对于今年上半年IPO市场活跃,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认为,注册制改革是驱动的核心因素,上市条件更加多元化,审核流程更加透明高效,降低了企业上市门槛,为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开辟了便捷通道。
对于港股市场有的保荐机构的首日破发率较高,有分析指出,保荐机构对项目估值的合理性缺乏有效判断是破发率较高的原因之一,这些数据揭示出头部机构在项目筛选、发行定价建议中可能存在疏漏。同时,“绿鞋机制”的明显失效,让人质疑稳市商是否充分履行稳定股价的义务,致使“绿鞋机制”形同虚设。
新快报记者 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