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时下正值早造水稻收获期。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蒲炉塘村连片水稻穗粒饱满,随风轻摆。“生产托管后,我再不用天天忙农活了。”村民梁叔骑着电动车路过,笑着告诉记者说。
原来,针对农村耕地碎片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茂南区运用“552”(即5个统一、5个创新、2个聚焦)工作法,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帮助农户节本增收,推动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
5个统一:推动降本增效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所谓“5个统一”,覆盖了种植品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的统一实施。
在统一种植品种方面,生产托管服务主体会提供适应当地高产、抗逆的优质水稻品种,如茂名市茂南区众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下称“众诚合作社”)整村引种“19香”水稻品种2500亩,密植水稻亩均增产40-60公斤,效益提升约120元/亩;茂南区鳌头镇稻稻村专业合作社推动连片种植加工型“珍桂矮”大米2000亩并保底回收,激发村民种植积极性。
在统一肥水管理方面,服务主体根据地力、品种、产量目标等优化肥水方案,集中采购农资降低成本10%左右,还提供“服务主体垫资+农户分期”模式减轻农户资金压力。
在统一病虫防控方面,采用绿色农药与无人机飞防的方式,整村或连片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提升防控效果。
统一技术指导是关键,在水稻关键生长期,服务主体会邀请农技特派员实地指导,依托示范片开展“传帮带教”。上半年,茂南全区累计举办惠农培训40余场,培训农民2500余人次。
还有就是统一机械作业。茂南现有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等主要农业机械3288台,具备水稻育种、机插、飞防、机收、烘干等全链条机械作业能力,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率83.74%。茂南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还统筹服务主体农机作业情况,提供就近作业需求信息,统一调配农机作业。
5个创新:提升经营效益
农业生产离不开创新,对此,茂南区在信贷、托管服务、规模化经营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为了破解融资难题,茂南区创新推出“乡村振兴贷”专项信贷产品。如众诚等合作社通过乡村振兴贷购进大型收割机、插秧机等,建设育秧大棚,大大提升了生产服务能力。茂南还创新推出全程托管服务订单,按照综合服务费用650元/亩的价格,水稻保底产量在每亩850斤以上,保障农民的种粮收益。
在推进规模化经营方面,茂南通过整村推进,连片生产带动土地资源重新整合,将小田合并大田、将分散的田块重新整合成标准化农田,破解耕地碎片化难题,提升规模经营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茂南创新推广“良种良法、统配统施、统防统治”的集成应用。今年重点开展了水稻密植栽培技术试验。比如众诚合作社去年晚造试种优质品种“青香优19香”,相比常规栽培,密植栽培每亩16000穴以上,亩均增产10%以上。同时结合药肥统采,科学施配,综合节本15%以上,大大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率和种植收益。
另外,为保障服务质量与生产安全,茂南区系统推进监管体系建设,制定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专项管理制度;为托管服务农机加装GPS模块,实现作业轨迹实时动态监控;常态化组织农机操作人员参加省、市级农机安全生产培训,并积极响应专项培训需求。
2个聚焦:让粮食增产让农户轻松
在服务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茂南生产托管主要立足两个聚焦,一是聚焦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茂南区2024年农业生产托管面积7万亩,通过集约化生产、标准化作业,水稻单产提升40-60公斤/亩;二是聚焦服务小农户。2024年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小农户1.8万户,服务小农户比例达61.36%,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提供了有效衔接,让小农户安心外出工作,或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打工,还可以照顾家庭。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2025年,茂南区遴选农业生产服务主体8家,已实施早造托管服务面积2.9万亩。接下来,茂南将继续以小农户为基础、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通过村社合作、整村推进的模式,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托管服务、技术推广、订单收购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通讯员 邹玉芳 张庆芳
校对:任倩妮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