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珠江潮涌,见证千年家风传承;英雄故里,再续漱珠廉脉长流。7月9日,广州市海珠区龙凤街道打造的“龙凤家风馆”正式启用。作为海珠区首个家风廉洁文化教育阵地,“龙凤家风馆”系统梳理了爱国爱民家风,通过“传世家风”“红色家风”“时代新风”三大板块进行立体展陈。
这座400余平方米的家风馆,以“窗棂为界,时光为媒”的美学手法,呈现了“广州河南”特有的水乡记忆画卷。馆内最大亮点是“AI+场景还原”技术——南宋状元张镇孙、民族英雄邓世昌、明兴制药创始人梁培基“穿越”而来,“亲述”好家风故事。该技术兼具互动功能,观众可随时提问,AI还原历史人物结合生平事迹与家风祖训“亲自”作答,让沉睡的历史瞬间“活”了起来。
“七十二烈士守护神”潘达微的革命足迹、“中国南丁格尔”张竹君创办广东最早女学堂的壮举、徐氏三姐妹冒死为黄花岗起义运送弹药的侠骨……这些曾活跃在龙凤地区的巾帼英雄以非凡担当撼动人心。“麦氏三雄”赠医施药、曹慧仪夫妇公益接生、温健公与陈复烈士的凛然风骨,则印证了龙凤不仅流淌珠江水,更奔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龙凤街道党工委书记郭德贵表示,家风馆将超越展示功能,成为培育家风、服务文化、促进交流的综合性教育基地,让其成为居民群众家门口的“国风新天地”。
从诸葛亮《诫子书》到湛若水“修身正家”箴言,“传世家风”展区经典家训源远流长如,梁培基“不留砖瓦、后人自强”的清廉家风,不仅培育出东纵战士梁雪仪、农村产院建造者梁碧儿等优秀后人,更持续滋养着百年明兴企业精神。
“时代新风”展区赋予典故鲜活的时代内涵。观众现场可以沉浸体验手写中国传统文化名句,让金句典章汇入“新时代家风长卷”。龙凤身边的榜样同样熠熠生辉:广彩传承人赵艺明一家创作《龙凤名贤颂》瓷碟,小凤饼传承人薛锐明父女校园授艺,九旬老者洪叔捐毕生积蓄设社区基金,党员龚瑞甜以志愿服务浸润街坊心田……“巷陌有故事、楼栋有榜样、家庭有传承”的温情图景在此生动铺展。
据介绍,未来,“龙凤家风馆”将推出“每月一主题”的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开设“银童共读”专区,倡导“羊城书香”阅读文化、联动企业学校共建廉洁文化基地,并打造集社情民意收集、纪检监察联络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和传播优良家风家教。
采写/剪辑:新快报记者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