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挂出关于省政协委员邱银忠等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广州大学城科技文化场馆集群化建设的提案》的答复函。答复函称,广州将鼓励、引导广州大学城内各科普基地积极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并围绕自身科普领域及特色资源,针对热点科技等内容开展各类科普活动。
该提案建议,推动广州大学城各大高校实验室、内部展览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对此,答复函回应,目前,大学城进驻了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最强、科研水平最高、学科最齐全的12所高校,高校内有众多科普科教场馆及高科技实验室。其中,广州大学建有6家科普基地,广东工业大学建有3家科普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有2家科普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建有1家科普基地,广东药科大学建有1家科普基地。2024年新认定2家广东工业大学科普基地和1家华南师范大学科普基地。
与此同时,广州积极推动各大高校实验室、内部展览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工作。建设了全市首个广州大学城高校实验室共享平台,促进高校实验仪器设备、检测服务等向社会开放。在2024年广州科技活动周期间,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免费向市民开放7天,接待人数达8000人次。在2024年广州科技开放日当天,广东药科大学中药科普园、广州大学光电科普基地等面向市民免费开放,向市民展示生命健康、自然科学、光电、农业科技等领域科学知识。
答复函表示,广州将鼓励、引导广州大学城内各科普基地积极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围绕自身科普领域及特色资源,针对热点科技等内容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向社会公众提供丰富的科普宣讲内容及科普服务;面向中小学生开发科学教育相关课程,推动科学教育发展。
此外,该建议还提到推动广东天文馆、自博馆立项建设,答复函也给予了回应。回应称,广州主动对接省相关空间规划和科技文化设施专项规划,将广州大学城科技文化场馆集群建设需求纳入规划修编内容;积极配合开展用地摸查,梳理辖区内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为项目选址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并建立重点项目服务专班,协助办理前期审批手续,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实习生 范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