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7月16日,国内首个专注低空飞行器气动研究的复合型风洞在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天院”)正式落成并在广州南沙启用。
广天院低空飞行器风洞创新融合了航空级风洞与工业级风墙系统的优势,填补了低空飞行器从实验室研究到真实场景验证的基础设施空白。该风洞的落成和启用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基础科研平台建设取得突破。该风洞将承担全面验证飞行器抗风安全的核心任务,践行“无安全,不低空”理念,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引擎。
抗风性验证有别于传统路径
上午9时,广天院低空飞行器风洞正式启用。该风洞是广天院响应国家布局低空经济战略、强化航空航天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落子,是加速低空飞行器从概念走向成熟、保障飞行安全可靠的核心装置。随后,与会嘉宾进入风洞试验区,近距离参观这一重大科研装备的核心功能区。
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低空飞行器风洞试验平台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尚祖铭谈道,在飞行器制造领域,有个说法是“有一代的风洞,才有一代的飞行器”。特别是低空飞行器,需要面临特殊的气动力问题,这是民航客机所不具备的。“低空飞行器不可避免地要在楼宇间进行穿梭,会经历气流快速变化,其安全性和抗风性验证有别于传统路径。为此,此次风洞的设计中,风墙采用了48个风机。通过风墙,可以对低空飞行器的复杂风场进行模拟。”
活动上,广天院飞演指控中心与试验现场实时联动,主屏幕实时展示总装总测厂房内风墙抗风试验现场、流场可视化试验现场,让嘉宾直观感受到低空飞行器风洞在气动特性测试方面的强大能力以及解决低空飞行器复杂气动力问题中的关键作用。
风洞试验数据有望共享
全空间无人体系综合试验场同日启用。该试验场包括物理试验场和数字试验场,物理试验场由33平方公里空域、垂直起降场、滑行跑道、5G-A通感一体网络、测风雷达等组成,数字试验场包括协同设计平台、超算中心、数字孪生中心以及全空间无人体系管理服务平台。
广天院依托低空飞行器风洞、全空间无人体系综合试验场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向无人机制造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监管机构等单位提供产品质量攻关、技术指标测试与验证、应用场景开拓以及产业培育等服务。目前已接到深圳海关、小鹏汇天、威凯检测等10余家企业测试需求。
据悉,广天院拟建设“湾区1号”飞行器的风洞试验数据共享平台,倡导数据开放,促进技术交流,攻克技术难关。未来,广天院将与低空飞行器研发机构、高校、企业联合持续攻关低空飞行器关键技术,促进低空飞行器领域学术交流,合作共建低空飞行器风洞试验标准化体系,推动飞行器在城市复杂风场条件下的应用技术和运行安全技术研究。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实习生 范欣然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