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16日,一块已知地球上最大的火星陨石,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530万美元(含税费,约合人民币3800万元)的价格由匿名买家拍得。
该陨石编号为NWA 16788,重24.5公斤。据苏富比透露,NWA 16788于2023年11月在尼日尔偏远的阿加德兹地区被发现,是一块“里程碑式的标本”,比此前地球上发现的最大火星陨石还要大70%左右。
其稀有程度同样惊人:当前,全球共有超过7.7万块经过权威鉴定的陨石,其中火星陨石只有约400块。
01
陨石是彗星、小行星或流星体穿越地球大气层后残留的产物。 科学家怎么判断一块陨石是否来自火星?
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林杨挺介绍:“实际上,火星陨石的发现很早,确认很晚。第一块火星陨石于1815年掉落在法国,当时只觉得这块陨石很特殊,因为没有火星样品来对比,所以并不能确定它来自于火星。”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科学家将这块陨石切开,发现里面有玻璃质的黑点,这是小行星砸到星体后在高温条件下形成的玻璃,而玻璃中就包裹有星体的气体。对于玻璃中气体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1976年海盗号对火星大气的分析结果完全一样——这样科学家就确定了这块陨石确实来自火星。
虽然人类已经向火星发出多个火星探测器,但它们都是做遥感探测方面的工作,并不会带回火星样品。所以在目前,火星陨石是人类唯一能够得到的火星岩石样品,因而非常珍贵。
“NWA 16788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发现——它不仅是地球迄今发现的最大火星陨石,更是拍卖史上价值最高的同类标本,”苏富比科学和自然历史部副主席卡桑德拉·哈顿(Cassandra Hatton)在声明中表示,“历经太空与时间的风化,其庞大的体积与醒目的红色令它成为一代人仅能一见的瑰宝。这块非凡的陨石为我们与红色星球——这个长久以来牵动人类想象的宇宙近邻——建立了切实的物质联结。”
对NWA 16788的初步分析推断,它可能是因小行星剧烈撞击而从火星表面剥离并进入太空的。撞击威力如此巨大,甚至将陨石部分区域熔化成玻璃态。在飞行2.25亿公里后,它最终坠落在地球上的撒哈拉沙漠,而其表面可见的玻璃状熔壳则是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形成的。
02
火星陨石虽然稀有,但坠落在地球上的陨石可不少。
2020年的一篇新闻报道介绍,据研究人员估算,每年约有1.7万枚陨石坠落地球,重量超过1.6万千克。曼彻斯特大学杰夫·伊瓦特博士表示:“绝大部分落入地球的物体(陨石)非常小。”他介绍,被研究的陨石重量一般在50克至10千克之间,“比这大的非常非常少见”。
即使是最普通的石陨石,价格也是以克来计算的。面对这天降的财富,普通人有没有可能遇到?
还真有可能。2008年4月12日,北京遵化市东陵乡兴隆泉村一王姓村民家中,就天降陨石。据媒体报道,当日一块大石从天而降,在村民“屋顶上砸出一个篮球大的洞”,落入家中。砸漏房子的“石头”呈灰黑色,内含金属颜色杂质,拿在手上感觉比普通的石头重。还有目击者表示,陨石坠落时发出‘嗡嗡’的响声。后来,村民将陨石上交给相关部门,受到嘉奖。
当然,这样人在家中坐,星从天上来的事件非常罕见。走出家门,主动寻找才是收集陨石的常规方法。
哪里是捡陨石的好去处?林杨挺透露:南极。
林杨挺表示,2006年他随科考队到南极内陆考察58天,科考队不但完成了野外考察工作,还捡到了5354块陨石。他表示“南极地表是蓝荧荧的冰面,部分表面覆盖着雪,黑色的陨石在这个背景下非常显眼,所以很好找”。
为什么南极有这么多陨石?是不是多数陨石都掉到南极去了?林杨挺解释说,其实不是的。陨石掉在地球上哪个地方的概率都差不多。
他解释:“南极陨石比较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南极非常冷、非常干,陨石是很怕水的,只有在很干的环境下才可以保存上百万年。二是陨石随着冰流动,在被山脉阻挡的地方停下来,强烈的风将冰吹没了,陨石就留了下来。所以,南极是找陨石最好的地方。”
“除了南极,找陨石的另一个好地方是沙漠。因为沙漠非常干,陨石在沙漠里保存十几万年也没有问题。但是沙漠中没有冰来搬运陨石,所以相对南极来说,陨石不会在沙漠中被集中到某一个地方。”他说。
03
南极太冷、沙漠太热,而且离城市太远,能否在家门口野地里捡陨石?
也是有可能的。2022年12月15日晚,一颗燃烧并发出强烈光亮的流星碎块部分降落在了金华市浦江县檀溪镇,分别被城头村、寺前村、毛店村三个村的村民捡到。消息传出后,这三块来自天外的“来客”吸引了众多天文专家及爱好者前来围观。
得知有村民捡到陨石碎块后,檀溪镇相关工作人员当即赶到村民家中核实情况,告知村民对捡到的石头做好保护。浦江县檀溪镇党委委员陈冰渊介绍说:“在得知消息后,我们第一时间安排镇村干部到现场进行查看、维护秩序,叮嘱拾到石头的村民要对石头悉心保护,不能私自转让他人。同时也请他们做好相关部门调研鉴定的配合工作。”
细心的读者发现了:对于这天降的财宝,发现的群众似乎可以拥有,但又不能完全占有。
在我国,对于来自地球外陨石的归属权问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一直存在争议。
2017年《法制日报》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报道。报道称“我国陨石拥有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世界前三,已成为陨石大国。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立法对陨石的规定几乎处于真空地带,对其所有权的归属更是没有明确规定,这种立法的先天不足,造成了实践中我国陨石交易市场的混乱以及陨石资源的外流。”
如2004年12月,我国甘肃榆中县发生了一场大规模“陨石雨”,这本可以为我国科研机构研究陨石样本提供好机会。但第二天,得到消息的民众从全国各地赶来,甚至有海外陨石搜寻爱好者也加入采集行列,导致不少陨石被运走贩卖,剩下的很多陨石也多有损伤,对相关部门进行科学研究造成了不小的损失。2005年4月,我国新疆阜康地区一块重达一吨多的橄榄铁陨石被偷运出境,被美国一名收藏者以2500万美元购得。
所以有法律界人士呼吁:“不管是对肃清当前混乱的陨石交易市场,防止陨石资源的外流,还是从保护陨石的完整性、确保国家对陨石科研的最大化利用,我国都应当对陨石的所有权进行立法明确。”
因为陨石的归属权问题,还发生了不少官司。
一个经典的案例发生在新疆。1986年,新疆牧民朱曼就曾在自家草场上发现一块重达17.8吨的陨铁巨型“陨铁”,并在村委会要求下持续看管。2011年,当地政府将陨石运走并鉴定为国家地质遗迹,引发所有权的争议。朱曼认为自己作为发现者和长期保管人,应享有所有权;地方政府则依据《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主张陨石归国家所有,为此双方对簿公堂。
2018年1月3日,重审判决下达,法院驳回了朱曼返还陨石的诉讼请求。但在判决中,依旧避开了“陨石在法律上的归属到底是谁?”的核心问题。对此,朱曼的代理律师孙毅认为,这块陨石不属于物权法和其它法律所规定的归属国家所有的动产、不动产和自然资源,其所有权尚存争议。他认为:“在牧民实际占有的情况下,他人强行运走陨石也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应当恢复原状。”
在国外,对于陨石被拍卖而非捐赠给科研机构,也有不少人表示担忧。例如在这次拍卖前,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古生物学与进化教授史蒂夫·布鲁萨特(Steve Brusatte)在拍卖前接采访时强调:“若它(NWA 16788)从此锁进富豪的金库将令人扼腕。它应属于博物馆——在那里可供研究,更能让儿童、家庭和公众共同欣赏。”
英国莱斯特大学空间研究所行星科学家茱莉亚·卡特赖特(Julia Cartwright)则认为需要平衡各方立场。“归根结底,若没有陨石搜寻、收藏和交易的市场,我们的藏品数量将远不及当下——而这正是科学研究的驱动力!”她认为研究者与收藏家存在“共生关系”。
她表示:“虽然陨石(NWA 16788)最终去向未明,但科学价值不会消失。新藏家或许对探索其奥秘深感兴趣,我们仍有望从中获取大量科研成果。”
文字整理:新快报记者 邱治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刷新纪录!一块陨石卖了530万美元
新华社:地球上最大的火星陨石将被拍卖,预估200万至400万美元
林杨挺:陨石的真相
光明网:每年或有1.7万枚陨石坠落地球,重量超1.6万千克
燕赵都市报:“天外飞石”砸漏遵化一民房 众村民怀疑是陨石
法治日报:我国已发多起因陨石所有权引起的纠纷 天外飞石坠入法律“漏洞”
法治日报:阿勒泰陨石归属案引关注 专家:陨石所有权归国家 发现者应获奖励
央广网:“火流星”陨石碎块坠落金华浦江 相关部门已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