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1日,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在自民党总部召开记者会,表示接受本次严峻的选举结果,并表明了他本人计划留任首相的意向。
在记者会上,石破茂表示接受此次参议院选举结果,身为自民党总裁,他对此表示歉意。他接受作为“比较第一大党”的现实,并将对失败原因进行深刻分析。他还表达了对支持者的感谢。
石破茂说,鉴于眼下迫在眉睫的美国关税问题、国内物价上涨问题,为不使国政出现停滞,自己应该尽到责任,并将继续执政。他说,没有考虑过自己执政到何时。他表示,稍早前已与公明党党首进行会谈,确认继续进行联合执政的方针。
就是否会扩大执政联盟框架,石破茂表示,希望能与那些能够共同承担责任、打造优秀政策与施政方针的人士开展真诚的讨论,并且目前无意扩大执政联盟。
石破茂称目前没有计划对自民党内部高层人事进行变更。石破茂说,将考虑以9月党内干部任期届满为时间节点,进行自民党高层人事调整及内阁改组的相应安排。针对参议院选举惨败后党内领导层应引咎辞职的呼声,石破明确表达了否定立场。
日本参议院选举计票21日落下帷幕。据日本媒体统计的最终结果显示,在本次改选、补选的125席中,自民党和公明党共获47席,未能获得参议院过半议席。
新闻分析
在日本历史上,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和安倍晋三都曾因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失利而辞职。石破茂何以选择留任?其内阁前景又将如何?
历史性惨败,原因何在
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果显示,执政的自民、公明两党合计获得47席,未能实现50席的过半目标,无法维持参议院多数。加之此前在众议院也未过半,执政联盟正式转为“参众两院少数政权”。这是自1955年自民党成立以来,以其为主导的执政联盟首次在两院同时失去多数议席。
分析人士认为,民众对物价高涨不满、政策应对乏力,以及传统政党形象老化所引发的选民流失,是这次自公执政联盟败选的主要原因,同时暴露出执政联盟在政策应对和民意沟通方面的深层危机。
日本厚生劳动省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尽管日本人均名义工资同比增长1%,但受物价上涨影响,实际工资下降2.9%,已连续5个月负增长。自2022年以来,实际工资逐年下滑,导致家庭购买力显著缩水,支出不得不压缩。此前的米价飞涨、阁僚失言、商品券问题等风波也不断削弱执政党的公信力。
日本时事社选前民调显示,石破内阁支持率已跌至20.8%,创其上台以来新低。在日本政坛惯例中,30%以下被视为“危险水域”,跌破20%则意味着“下台水域”。在不支持的理由中,超过四成认为内阁“缺乏领导力”和“政策失败”。
不下台?理由有这些
尽管未实现选前提出的“过半数”目标,石破茂在开票当晚被问及是否会继续履职时说:“现在(自民党)仍是议席数最多的政党……必须认识到这个责任。”多家日本媒体当时解读,这表明石破茂有意继续担任首相。
目前,石破茂暂能留任首相的原因有三:
首先是制度层面不存在强制性。参议院选举不同于众议院选举,不涉及“首相指名选举”这一环节,即无需在流程上重新选举首相。
其次是反对党派力量分散。在野党虽然在民生议题上具备共识,但在宪法、安全保障等关键政策上分歧明显,短时间内形成合力提出不信任案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在不主动提出辞职的前提下,石破茂或能在短期内留任首相。
此外,日美关税谈判正处于关键阶段。路透社援引日本经济官员的话称,若石破茂辞职,此前一直负责对美贸易谈判的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可能也将辞职,谈判将被迫从零开始。
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也在直播节目中强调,“当前正值极为重要的时期,最关键的是不能让国政陷入停滞”,执政党必须切实履行责任。不过,有日媒披露,自民党内已有人开始就更换首相、重新举行总裁选举的时机展开讨论。
对美谈判,进退两难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向日本“加压”,称大概率将于8月1日起对日本征收25%的“对等关税”。赤泽亮正于投票日当天再度启程赴美,开启第八轮贸易谈判。根据此前各方判断,谈判窗口期集中在从投票结束到8月1日的10天左右。
赤泽亮正表示,选举结果不会对谈判构成实质性影响。然而,在执政党地位被进一步削弱的背景下,日本政府的“议价能力”遭到质疑。
双日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吉崎达彦指出,日本正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一方面希望美方在汽车等领域给予关税例外待遇,但实现可能性极低;另一方面若接受现行税率,虽可通过妥协换取谈判进展,但能够预见日本国内将爆发针对执政党的严厉批评。
《华尔街日报》指出,一旦日本政府有意向美国让步,在农业、汽车等领域达成协议,恐难以获得足够的国会支持。
日媒指出,自公联盟目前已在参众两院失去多数席位,政策推行将更加依赖在野党。今年秋季召集的临时国会将对执政联盟构成严峻考验。届时,政府将提交包括物价对策和应对美方关税措施在内的2025年度补充预算案,若无法在国会获得足够支持,预算案恐将搁置,施政面临实质性掣肘。
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