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馆联动、千场活动、百万人参与,“广州科普之夏”启动
七月流火,广州“科普之夏”千场盛宴正酣。今年,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多部门启动“广州科普之夏”主题活动,打造“百馆联动、千场活动、百万人参与”的暑期科普盛宴。
活动涵盖八大场景,包括“乐享研学之旅”“走进重点实验室”等,通过公益与市场化结合的模式,推动科普与文旅深度融合。市科协副主席倪玉根表示,此次活动旨在构建“广州特色科普生态圈”,全年提供超30万个免费名额,并通过“科普广州”云平台实现“线下体验、线上延续”的全时服务。
近日,新快报记者随机走近两场活动,体验其中乐趣。从儿童公园的绿创空间到广州图书馆的极地世界,从兰科植物的生存密码到北极科考的声学奥秘,科研工作者化身“自然导师”,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跨越陆地与海洋的科学之约。
“兰花的智慧藏在亿万年演化里。”儿童公园绿创空间内,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研发员陈红博士以“智慧之花”为主题,揭开兰科植物的生存密码。
由广州图书馆联合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推出的“蓝色星球的奥妙”科普系列活动将北极科考“搬到”广州,通过科考故事分享、模拟科考船生活、海洋声学互动实验等环节,为青少年打开一扇通往极地科学的大门。
“在北极浮冰上,我们曾通过水下麦克风捕捉到座头鲸‘唱’了40分钟的‘歌’,经过专业人员分析后,发现这是它们在呼唤同伴。”活动主讲人、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研究室副主任陈焱琨博士用充满画面感的分享经历拉开序幕。她提到,适合孩子的科学启蒙,往往藏在这些鲜活的科考瞬间里。“孩子们不需要先记住复杂的术语,而是先被自然的神奇打动。”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实习生 贾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