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为加快推进福堂镇中药材产业发展,在驻清远连山福堂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的联系推动下,7月15日,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神农侠旅”突击队四名队员在潘菽弢博士带领下,走入福堂镇读楼村的山林中拍摄野生中药材,移栽部分药材种苗,为福堂镇中药材育苗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突击队五人携带编织袋、锄具,沿着蜿蜒山路向山顶进发。潘菽弢沿途逐一介绍路遇的原生态中药材:五指毛桃行气利湿,是广东人煲汤的首选汤料;草珊瑚解毒利咽,是福堂镇重点发展的林下种植品种;山姜属的红豆蔻、箭杆风等在林下也很常见,既可以做香辛调料,也有祛风散寒、健脾祛湿的功效。此外还有活血止痛的野牡丹,祛风除湿的蚌壳蕨……队员们认真记录植株形态、生长环境,并用手机拍摄影像存档。随后,突击队采挖了一些草珊瑚和五指毛桃种苗带回读楼小院移栽。
采挖过程中,潘菽弢意外发现了两棵珍稀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线兰。这种兰科植物只有手指大小,却能治疗肺痨咳血、糖尿病、肾炎等多种疾病,其药材价格达到900元/kg。潘博士提醒,私自采挖野生金线兰、金毛狗脊等国家保护植物是违法犯罪行为,严重者要判刑。目前市售的这些药材,都由办理特种种植许可证的种植基地生产。他鼓励队员,帮助福堂镇发展中药材种植,将来才可以放心享用金线兰药膳的美味。
突击队表示,此行不仅认识了福堂山林中琳琅满目的原生态中药材,更让大家体会到中医先辈越千山、尝百草的艰辛,体会到中医千年传承的珍贵,从而坚定了努力学习、发掘中医药宝藏的决心,并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本草惠民,文旅兴业”,建设读楼小院中草药种植基地的事业中。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通讯员 连成城 钟晶
校对:王萃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