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7月25日,2025年东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数字化人才培训项目第一期培训班在长安国际酒店拉开帷幕。本期培训由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广东智通职业培训学院承办,为期两天,由政府全额资助,旨在全面提升数字化素养与实战能力,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抢占智能化时代先机。来自智能移动终端领域的110家中小企业的400多名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服务及管理层技术骨干参加了本次培训。
开班伊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四级调研员姚凯明在致辞中强调,数字化已非可选项,而是东莞制造的生存赛。培训以“政策—技术—场景”三位一体,覆盖柔性产线、供应链协同、AI办公等全链路,为企业批量培养能落地的数字化操盘手。她希望各学员能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把课堂知识即刻转化为降本增效的实战成果,合力把东莞推向智造新标杆。
在广东智通人才教育培训事业部总经理黄廷胜进行开班宣讲后,本次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正式启动。本次培训以“政策引领、场景驱动、工具赋能、认证落地”为核心理念,科学设计“理论+实践+考核”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确保学员学以致用、技有所成。此次培训涵盖数字技术应用、政策法规解读、运营战略规划、柔性产线架构设计四大核心模块。
广东智通职业培训学院通过科学化课程设计,政策与战略先行,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经济和数字化研究部副主任黄国标系统解读数字化转型政策,帮助学员把握政策方向,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应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其次,讲师结合丰富的实战经验,将行业场景深度拆解,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运营管理实战专家董海滨,围绕手机制造、智能穿戴、供应链协同、智能服务等核心场景,如柔性产线改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为学员提供可落地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与此同时,广东智通职业培训学院还设计了“AI协同办公”效能的主题培训,课程采用“案例演示+手把手实训”模式,确保学员掌握低成本、高效率的数字化工具应用。最后,通过工信部技能考试(理论+实操)即时检验学习成果,考试合格者可获权威认证,增强了本次培训的含金量。
此次培训不仅为学员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技能,更为东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8月8日,2025年东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数字化人才培训项目第二期培训将在塘厦新都会酒店举行。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英杰 通讯员 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