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五桂山街道结合“万名党员干部入镇下村”行动,街道联合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组建“双热”防控党员突击队,支援村居一线;港口镇依托“市直单位+村(社区)”党建共建机制推动市镇村协同作战;民众街道创新“线上矩阵宣传+线下党员包片”模式发动全民参与;石岐街道党政领导班子下沉驻点社区,带领机关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在辖区19个社区开展“清蚊灭蚊大会战”……
这个周末,面对中山“全民总动员利用周末时间开展防蚊灭蚊行动,群策群力打赢基孔肯雅热疫情歼灭战”的号召,全市党员干部闻令而动,迅速响应。数据显示,7月26日至27日,全市有近3万名党员带头冲锋,深入镇村,以“党建引领+群防群控”模式,掀起一场全民参与的防蚊灭蚊攻坚战,全力阻击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
五桂山街道:
党建引领聚力攻坚
为有效应对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双热”疫情风险,五桂山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多方力量,织密防控网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街道党政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深入村居、网格督导防控工作,实地检查蚊媒孳生地清理、消杀措施落实及宣传教育情况,现场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全体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通过“网格化+铁脚板”模式,对街道下辖各村社区开展地毯式排查整治,确保防控措施落细落实。
结合“万名党员干部入镇下村”行动,街道联合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组建“双热”防控党员突击队,支援村居一线。卫健、城管、农业等部门党员骨干联合开展专业指导,协助清理卫生死角、疏通沟渠、喷洒灭蚊药物,形成“街道—村居—部门”三级联动防控体系,累计整治蚊媒孳生地264处,清理垃圾4.3吨、累计消杀面积2554.5万平方米。
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党员志愿者带头走村入户发放防控手册、张贴海报,利用大喇叭、微信群等普及防蚊灭蚊知识。发动村民开展“翻盆倒罐清积水”家庭行动,带动群众自觉参与环境整治。截至目前,累计宣传排查1112户,发动党员群众参与防控一线超300人次,营造了“人人知晓、家家行动”的浓厚氛围。
港口镇:
三级联动聚合力
筑牢防控共同体
7月26日,港口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与市直单位“入镇下村”党员干部联合开展基孔肯雅热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与村(社区)“两委”干部、党员群众并肩作战,奋力打好打赢基孔肯雅热疫情歼灭战。
港口镇党员干部走街入户,向群众发放通俗易懂的防蚊灭蚊宣传资料。通讯员供图 活动前期,依托“市直单位+村(社区)”党建共建机制,港口镇向市人大、市司法局、中山开放大学、城建集团粤冠公司等7个结对市直单位发出动员令,得到了结对市直单位党组织高度重视。逾百名市直单位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主动请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奔赴港口防控一线。
活动现场,他们既当“宣传员”,走街入户,向群众发放通俗易懂的防蚊灭蚊宣传资料,讲解蚊媒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耐心解答群众的疑问。又当“排查员”,仔细巡查环境卫生,重点排查废弃瓶罐、轮胎、花盆托盘等各类易积水容器,以及卫生死角、小型积水点等蚊虫孳生地。更当“清理员”,撸起袖子、拿起工具、一起动手,清除房前屋后杂物垃圾,翻盆倒罐清理积水,对下水道、蓄水盆栽等蚊虫孳生地科学投药,从源头上铲除蚊虫孳生环境。
市直单位的党员干部们纷纷表示,下沉到基层一线,直接为群众办实事,非常有意义。看到村(社区)的卫生环境有了改善,群众的防控意识有了提高,再苦再累都值得。
民众街道:
矩阵宣传齐发动
线上线下全覆盖
7月26日,利用周末时间,民众街道发动全街道,全覆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其间,民众街道党工委闻令而动,迅速落实省、市、区关于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部署,组织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投身防控一线,以“党建+网格”的模式织密“防控网”,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阿姨,近期雨水多,易积水孳生蚊虫。闲置盆罐要及时翻倒,积水务必清理干净,让蚊虫无处藏身,才能有效阻断疾病传播链。”在浪网村村民家中,火炬高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民众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沛华仔细检查花基盆罐,耐心向群众普及基孔肯雅热、登革热防控知识,和群众一起清积水,叮嘱村民注意防叮咬、灭成蚊、清死角。
与此同时,民众街道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构建起全覆盖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防控宣传矩阵。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村居网格群等新媒体平台推送登革热防控知识图解、短视频等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以及全面转发《民众街道防蚊灭蚊统一行动倡议书》,扩大宣传覆盖面,并向学生和家长紧急布置暑期亲子作业,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每一个家庭行动起来,筑牢家庭防控的坚实防线。
线下,广大党员化身防控“宣传员”,通过大喇叭在街头巷尾流动播放防蚊灭蚊科学知识,在小区楼栋集中播放做好蚊媒传染病的宣传录音,并利用商超、酒楼、市场、村居的LED显示屏,流动播放疫情防控知识。在党员示范带动下,街道群众也积极行动起来,主动配合开展傍晚集中点蚊香行动。
石岐街道:
群防群控 共筑防线
石岐街道组织发动全体干部职工、社区志愿者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以“清死角、灭蚊虫、广宣传”为抓手,将“双热”防控与“百千万工程”人居环境整治紧密结合,全力筑牢辖区公共卫生防线。
街道党工委书记徐成彬率队深入湖滨社区、太平社区重点防控区域,实地检查环境卫生整治及登革热防控情况,强调要“以快制快”压实责任。
街道党政领导班子下沉驻点社区,带领机关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在辖区19个社区开展“清蚊灭蚊大会战”,联合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央企等29个“入镇下村”支援单位的党员干部,共同组建“清蚊突击队”,重点整治绿化带、花基、旧改工程外围等卫生死角;组织“健康宣教队”挨家挨户宣传防蚊灭蚊知识,现场指导居民清除积水;市政公司专业消杀人员,围绕重点防控网格公共区域进行药物喷洒。通过党群联动、多措并举,出动692人次,清理积水833处,整治卫生黑点113处,清运垃圾杂物22.1吨,完成消杀面积26300平方米,有效降低辖区蚊媒密度,为防控登革热构筑起坚实屏障。
强化行业监管,压实主体责任,构建联防联控严密防线。卫健分局、市场监管、城建、教育等行业主管部门,督促辖区医疗机构、餐饮单位、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及防蚊责任。全面动员辖区物业小区落实防控责任,要求物业公司加强卫生管理,重点做好公共区域消杀、积水清理、防蚊设施维护和居民宣传引导工作。东明社区组织居民于周五晚6点统一点燃蚊香,配合专业队伍开展外围消杀,形成“户内防+户外杀”的立体防控模式。通过行业督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控网络,实现防控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措施覆盖到“最后一户”。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红云 通讯员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