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泽锋
驻清远市阳山县大崀镇工作队队员
派出单位:广州高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有责有情有担当,有苦有难有收获。”
“帮扶的种子12年前就种下了。”2013年,龙泽锋作为公司志愿者到廉江协助公司驻村干部走访录入贫困户资料,干部群众的热情、感激的话语和助人的快乐,在他心里埋下了参加乡村振兴的种子。2025年,面对集团号召,他不到三秒钟就作出了决定,“年年岁岁都有各种事,再不去就老了,会成为遗憾。”一年多的驻镇工作繁杂且忙碌,龙泽锋乐在其中,“帮扶的本质是真心换真心,跟村民站在一起,才能听见最真实最接地气的声音。”
用初心点亮童心
“作为驻镇工作队的一员,需要承担多重角色,解决实际问题。”参加帮扶工作是龙泽锋的梦想,而他对这份工作的艰苦和付出也早早做好了心理准备。
在队里,龙泽锋主要负责对外联系和队内管理,同时挂点联络沙田村、坑塘村,加班、下乡成为他的日常,“这些工作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入户走访中,沙田村的小聪(化名)引起了龙泽锋的关注,当时6岁的小聪性格内向且口齿不清,他的母亲有智力残疾且体弱多病,弟弟3岁,除了政府保障,全家四口仅靠父亲下田做点农活补贴家用。
此后,龙泽锋不仅在定期入户走访时重点关注小聪,平时也会时不时带上日用品、衣物、绘本和小零食到小聪家,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教他读书看绘本,向他耐心讲解生活常识,并鼓励他努力学习,积极加入到团体中去。在他的关注和关心下,小聪变得开朗自信,还会主动分享一些趣事和想法。“这一年多来,看着小聪的变化,我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鼓舞,也坚定了我做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的决心。”龙泽锋感慨道。
用真心换来真心
一年多的帮扶工作中,龙泽锋感触最深的是老百姓把工作队当亲人般的感觉。
2025年初,大崀镇如期推进冬修水利相关工作。由于资金有限,专项帮扶资金只能覆盖建材费用,需要村民出工,共同完成项目。龙泽锋向一户留守老人宣传和解释项目时,刚好聊到晚饭时间,老人家热情地挽留他们,还特意煮了土猪肉招待他们。“走的时候,我悄悄在烟灰缸下放了200元钱,但车刚启动,老人就追了出来,硬是把钱塞回我手里,佯装生气地说‘你们来帮我们修路建渠,吃顿便饭是我的心意,这都不行吗?’”这句话让龙泽锋当即眼眶发烫,“老人家平时省吃俭用,却拿出最好的菜招待我们,把我们当亲人,这让我明白了驻镇帮扶工作的深层意义,帮扶不仅是资源的输送,更是情感的认同,本质是真心换真心。”
这种亲人般的温暖为龙泽锋的帮扶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励他不断思考和谋划着如何和工作队一起,更好地帮扶当地发展,“要尽自己和工作队的所能协助大崀镇入选新一批典型镇,用典型镇的资金和要求推动大崀镇快速迈上新台阶;结合大崀镇实际继续补齐短板,完善设施,打造溯溪玩水、环库骑行、亲子徒步、花海摄影等网红打卡点,加强宣传,吸引游客,助力大崀镇农文旅发展。”
在工作队的背后,是千万个支持乡村振兴的家庭。龙泽锋说,是妻子的一句“放心,我会看好这个家和两个小朋友”让他能够心无旁骛地投身乡村振兴,完成自己的心中所愿。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校对:马少俊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