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福建乐摩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乐摩物联”)二度递表港交所,继续推进港股上市进程。作为共享按摩椅品牌“乐摩吧”母公司,乐摩物联的设备已广泛投放于商场、影院、高铁站等场所,按收入计,去年其在中国机器按摩市场的市场份额超过50%,稳居行业第一。尽管市占率较高,但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乐摩物联的毛利率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公司仍面临增长难题。
业绩下降毛利率回落
乐摩物联成立于2014年,公司于2016年推出“乐摩吧”品牌切入机器按摩服务赛道。目前,公司在全国各地的商业综合体、影院、交通枢纽等场所投放了超过53.5万张机器按摩设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其在中国机器按摩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超过50%。
尽管市占率较高,但近年来,乐摩物联业绩却出现放缓甚至下滑的迹象。2022年-2024年,公司分别录得收入3.3亿元、5.87亿元、7.98亿元,年同比增长率由2023年的77.8%下降至2024年的36%;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648万元、8734万元和8581万元。此外,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利润2333.8万元,同比下降11.53%。
利润回落的背后,是费用大幅增长蚕食了利润空间。尽管2022年至2024年两年间,公司收入累计增长141.7%,但同一时间段内,公司营销费用增长了166%、研发开支增长了158%,行政开支增长了151%,均超过收入增长速度。
同时,公司毛利率也走上了下坡路,2022年-2025年第一季度,其毛利率分别为25.85%、41.79%、36.07%、34.86%,主要因服务网点费用和新设备成本上升、运营维护支出增加,以及直营模式比例提升导致毛利率下降。
存在“铺得多用得少”风险
从消费场景来看,商业综合体是乐摩物联的核心收入来源,每期为公司带来的收入均在55%以上,虽然占比略有波动,但始终保持在核心地位。收入增长最快的则是影院,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23.55%上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33.36%,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但需指出的是,影院渠道增长的背后存在隐忧。从运营数据来看,影院每台机器的日均交易量从2023年的0.3降至2024年的0.18,2025年第一季度更进一步跌至0.07。虽然单笔费用略有涨,但不足以抵消使用频率下降,存在“铺得多,用得少”的风险,甚至可能陷入被“白嫖”的困境。
在公共场所大量投放按摩椅,亦容易引起公共利益方面的争议。此前,曾有网友反映,车站候车室按摩椅占比过大,并对此表达了不满,引发网络热议。2023年8月,国铁发布公告,规定设置按摩椅的车站,按摩椅数量不得超过全部候车座椅的20%。
相关规定的影响或可从乐摩物联披露的数据中体现,其高铁站收入占比由2023年的2.23%下降至今年第一季度的1.05%,日均交易量也由2023年的4.78降至今年第一季度的2.05。
招股书中,乐摩物联也表示,公司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为现有及新服务网点物色合适地点的能力;若场地方单方面终止场地使用协议,公司的营运可能会受到干扰,进而影响业绩。
采写:新快报记者 张晓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