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夏日的风拂过新塘村的荷塘,亭亭莲叶间,粉白荷花随风摇曳;新修的莲花灯塔矗立岸边,成了周边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游人漫步田埂,衣角沾着荷香;村民守着荷塘边的小摊,笑意映着花影。
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清远市佛冈县汤塘镇新塘村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变形记”。村民们以“地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种点荷花,还能让村子更美”的朴素想法为起点,自发投身荷花种植,从零星几分到连片成景,不仅让村庄焕发新颜,更激活了乡村活力。
村民共种荷花
扮靓乡村,带来收益
“一开始就是想着自家地空着可惜,种点荷花既能养眼,秋天还能收莲藕,没想到大家都跟着种了起来。”村民周大叔望着连片荷塘,脸上满是笑意。
去年春天,他自掏腰包买藕种,率先在自家闲置的田里翻整土地,引水灌溉。当第一片新绿破水而出,第一朵荷花悄然绽放,左邻右舍的眼睛亮了——原来不起眼的边角地,竟能焕发如此生机与雅趣。
眼见为实的力量胜过千言万语。村民们看在眼里、动在心里。在周大叔的带动下,“我要种荷花”的热情迅速燎原。村民们纷纷拿出自家的边角地、闲置田,自发加入种荷队伍。从几分地到十几亩,从零散种植到连片成景,不到一年时间,村里的房前屋后、沟渠两岸都被荷花“占领”,原本普通的村庄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荷花村”。
“以前村里环境一般,年轻人都不爱待。现在走在路上满眼是绿、步步见花,孩子们放学都爱往荷塘边跑。”村民冯大姐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群众用最朴素的行动,把对家乡的热爱种进了泥土里,让“绿美乡村”从口号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景。
荷花不仅扮靓了村庄,更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莲藕丰收时节,村民采收忙得不亦乐乎,或自家尝鲜,或卖给游客、周边工厂食堂,绿色农产品成了增收新门路。
值得一提的是,这片摇曳生姿的荷花吸引了周边乡镇的游客,昔日宁静的小村庄热闹起来,村民们顺势在荷塘边摆起小摊,农家乐、土特产摊悄然兴起,生态效益正稳步转化为“美丽经济”。
“我们这新修了莲花灯塔,特别漂亮,游客越来越多了,光卖土特产,我家今年收入就多了几千块。”村民阿姨算起收益账,笑得合不拢嘴。
小积分大能量
和美乡村,共建共享
生态好了,人气旺了,村里的风气也变了。过去村民对公共事务参与度不高,如今大家主动维护荷塘环境,自发组织清洁行动,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场景越来越多。
如何呵护好、引导好这份热情,让“绿美”行动更深入、更持久?为此,新塘村委在“正能量小积分”的基础上,顺势推出“绿美+正能量小积分”机制:主动清理荷塘周边环境、维护公共区域整洁、参与村容美化……凡是主动为村庄“绿美”出力的行为,经核实后均可获得相应积分。
“别小看这积分,它让大家干事有了劲头。”新塘村委负责人表示,积分制度实行以来,村民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仅今年就有188户家庭通过参与村庄建设获得积分。
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小小的积分像一根纽带,把村民的个人利益与村庄发展紧紧连在一起,这小小的积分,像一座无形的桥,连接起个体默默的奉献与集体温暖的回应。如今,村里不仅有了荷花美景,更有了人心齐、干劲足的好气象。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史一涵
校对:王萃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