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月4日,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宣布与全球领先的出行平台Lyft达成战略合作,将通过Lyft平台在欧洲提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根据双方规划,萝卜快跑的第六代无人车将于2026年率先落地德国和英国,并在欧洲市场逐步扩大规模至数千辆,实现无人驾驶的规模化落地。
就在半个多月前,萝卜快跑宣布了与全球最大出行平台Uber达成战略合作,在全球多个市场部署数千台无人驾驶汽车。
这是今年以来包括萝卜快跑、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等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加速进军海外市场的缩影。
据记者了解,今年7月4日,小马智行与迪拜道路与交通管理局(RTA)在迪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Robotaxi(自动驾驶出行)在迪拜的商业化落地,首批车辆将于2025年开启路测,为2026年实现全无人商业化运营奠定基础。
在此之前的5月,小马智行已抢先与Uber宣布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年内将Robotaxi服务接入Uber平台,率先在中东市场落地,并逐步向全球扩展。
另一家广州智驾企业文远知行则在7月28日获得沙特阿拉伯颁发全国首张自动驾驶牌照,使其成为全球唯一在六国(中国、沙特、阿联酋、新加坡、法国、美国)获自动驾驶商业许可的企业。这支与Uber及本土合作方AiDriver共建的车队,计划于年底实现全面商业化运营。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无人驾驶企业已经在全球30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的研发、测试及运营。
中国自动驾驶已发展多年,为何在今年集体“出海”?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放眼全球,中国和美国是目前自动驾驶技术最为领先,产业积累和发展最多、最快的国家,而其他国家在自动驾驶技术和产业发展处在较前期或者比较空白的阶段。出海,其实也是为自动驾驶的全球化普及和发展做布局和积累,希望能够把中国技术、中国标准推向世界各地。”
Lyft CEO David Risher表示,“百度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其丰富经验意味着我们能将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优势——安全、可靠与隐私保护——带给数百万欧洲用户。这是我们‘人机协同出行网络’战略的一部分:自动驾驶车辆与人类司机相辅相成,共同为乘客提供深度契合其需求的选择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海外布局不断,但目前一些自动驾驶企业仍面临长期亏损的问题。以文远知行为例,该公司财报显示,2024年的收入为3.61亿元,同比下降10.1%;净亏损为25.17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29%。2025年第一季度,文远知行收入为7244万元,同比增长1.8%;净亏损为3.85亿元。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指出,无人驾驶经过了长期的研发与试验,如今已处于规模化落地产业的临界点,谁能在这最后阶段加速突破,谁就有可能抢先占领市场高地,决定未来行业格局。他建议,只有形成“技术领先-政策保障-商业闭环”的正向循环,才能确保我国在这场关乎未来出行行业话语权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小马智行CEO彭军此前曾说,海外布局“不追求速度,而是做好市场教育与政策协同”,这与国内自动驾驶从封闭测试到全无人商业运营的“渐进式开放”路径一脉相承。
新快报记者 郑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