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月8日,广州知名服装品牌茵曼新总部乔迁庆典举行,正式开启番禺、海珠双总部的新时代。这场集“棉美学博物馆”揭幕、战略发布、行业思辨与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盛会,不仅是一个品牌扎根广州二十载的成长礼赞,更是中国时尚产业以生态之力破局的时代缩影。
在当天庆典致辞上,茵曼品牌创始人方建华回顾了企业的创业史。他说:“20年前,我坐着绿皮火车来到广州,和所有年轻人一样,住城中村、挤公交、吃泡面……广州这座城市,让我这个从服装学院毕业的小小设计师,实现了品牌梦。”
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在致辞时表示,茵曼是中国服装行业优秀品牌的代表,也是互联网新时代的品牌的标杆,始终坚守着东方美学和可持续时尚的鲜明的定位,守正创新,稳健发展,特别是注重文化创造,为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
与新总部大楼同步揭幕的“棉美学博物馆”(筹备),由茵曼品牌发起建设,联合了国内棉花研究领域的权威机构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国家棉花产业联盟CCIA,以及棉文化历史专家、非遗技艺传承人等共同打造。这座全球首个聚焦棉美学文化价值的空间,以“汇时尚之美,强中国之梦”为灵魂,将千年棉文化的脉络织成看得见、可触摸的史诗,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棉产业与文化的精神枢纽。
“在中国,有那么多人穿着棉制品过日子,可真正了解棉、尊重棉、热爱棉文化的人,太少太少了。”方建华说,中国棉不只是材质,而是一种美学、一种文化的延续,而当下恰恰缺少一个能系统传递棉之美学的平台。于是,汇美集团决意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棉的故事被更多人听见。
步入博物馆,序厅的“时间之轮”投影率先开启穿越之旅。公元前2世纪的西域棉种、唐代宫廷棉织物残片、明清市井棉布商幡……碎片化的历史印记被串联成线,悄然揭开棉与中华文明共生的序幕。“壮丽棉途”展区里,秦汉时期的亚洲棉、南北朝的非洲棉、明清的陆地棉,在灯光下诉说着棉花如何跨越山海,在华夏大地织就“衣被天下”的传奇;“溯棉之美”展台,汉代红色棉布裙衣的残片、元代木棉搅车的复刻品,让观众亲手触摸到古代工匠的智慧温度,印证着中国棉纺织业的悠久历史。
更动人的是“可感可触”的沉浸式体验:360度环幕电影《织时代,绘华章》以诗意语言串联棉花的历史与创新,让观众在光影中沉浸式感受棉与时代的共振;“传棉使者”投影技术让张骞、张之洞、黄道婆等先驱“走”出历史,亲口讲述推动棉业发展的传奇故事;汇美长廊里,1998年方建华南下的绿皮火车车票、用作案板的英文字典,记录着品牌与棉麻的不解之缘,也让企业发展史成为中国棉业变迁的微观注脚。
这座博物馆,既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文化底蕴的当代延续,更是茵曼“植根棉麻”初心的具象化表达。它让棉花不再只是面料,而成为承载文明记忆、传递东方美学的载体,为广州这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及“时尚之都”注入了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摄影: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