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老牌家居企业皇朝家居创始人谢锦鹏辞任董事会联席主席,该消息在业界掀起波澜。作为首家赴港上市的家居企业,皇朝家居近年来深陷困境,近两年累计亏损超过7亿港元。尽管该公司已采取出售部分资产、起用年轻代言人等措施试图提振业绩,但仍未能摆脱亏损泥潭,其家具业务毛利率不足10%,与同行企业仍存在明显差距。
随着创始人谢锦鹏退场,皇朝家居接下来的战略走向以及新管理层如何带领公司走出低谷,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焦点。为此新快报记者多次联系该公司采访,但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2023年与2024年总营收急跌
皇朝家居日前发布公告称,谢锦鹏因健康原因已提出辞任董事会联席主席及执行董事。辞任后,其不再担任公司授权代表人。随着谢锦鹏辞任,皇朝家居目前的董事会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林如海(主席)、另有四名非执行董事、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据公开信息,谢锦鹏于1997年创立皇朝家居,推动这家企业逐步成长为在香港上市的家具企业。在该公司的发展历程中,谢锦鹏曾长期担任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等核心职务,后于2023年5月调整为联席主席一职。
当前,皇朝家居的营业收入涵盖家具货品销售收入与酒店业务收入等板块。其中,家具货品销售收入是公司的核心营收来源,也是其多年来始终坚守的主营业务。但从业绩来看,该公司近年来面临严峻挑战。
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收入约5.26亿元,较2023年的8.28亿元同比减少36.5%;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34亿元,尽管相较2023年亏损有所收窄,但仍处于亏损状态。对于整体业绩下滑,皇朝家居方面解释称,与消费市场疲软及公司年内终止商品贸易业务密切相关。
拉长时间线可见,皇朝家居近五年营收呈先升后降态势,2020年至2022年总营收从14.43亿港元攀升至17.03亿港元,随后急转直下,一路跌出10亿港元门槛。其中,仅2023年与2024年两年,累计亏损已超7亿港元。
跨界迈步过大 资金流陷困局
面对业绩不振,皇朝家居并非没有尝试过“另辟蹊径”,其中布局融资租赁、房地产等领域成为主要举措。
2020年,皇朝家居与港龙地产携手成立广州港科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科置业”),该合资公司斥资38.3亿元竞得增城一宗商住用地,从而涉足房地产领域。按照皇朝家居持有港科置业40%的股权比例计算,其在该项目上投入巨大。
在此之前,皇朝家居还与科学城集团签订《买卖协议》,后者由此成为其最大股东。当时皇朝家居在公告中提及,主营建筑、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业务的科学城,将对其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天津及南昌三地的土地资源进行重建与改造。
然而,随着市场行情变化,皇朝家居因步子迈得太大很快陷入困境。从财务数据来看,皇朝家居在房地产项目的投入使其资金压力骤增。有相关报道梳理称,2020年末,其仅对港科置业的投资成本就达到了3.66亿港元,公司还向银行申请了更多有息借款,同时控股股东、董事、联营公司及非控股权益股东等关联方拆借了多达4.72亿港元资金。尽管皇朝家居名下增城区石滩镇的两幅工业用地被政府收回获得约16亿港元土地收回补偿款,确认了约10.63亿港元的土地收回收益,但这些资金大多投入到房地产项目中,并未有效改善其主营业务的颓势,反而因在房地产项目上持续投入,进一步消耗了现金资源。
在资金紧张和主营业务下滑的双重压力下,皇朝家居不仅在去年关闭3家直营店,还在今年4月挂牌出售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御园地产持有的东马(广州保税区)油脂化工有限公司的25%股权。皇朝家居在出售公告中坦言,集团流动负债净额及净亏损状况显示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会对集团持续经营的能力构成重大疑问。在纾缓流动资金压力、改善集团财务状况的计划及措施中,集团正持续寻求合适机会出售其所持若干股权,以提高其流动资金水平。
定位高端做的还是低毛利生意
皇朝家居在2024年报中提及聘请姚安娜为品牌代言人以突出年轻化形象、拉近与年轻消费者距离,并表示将继续投放资源积极发展家居业务,利用自身品牌及新代言人的赋能扩大销售渠道,通过优化成本结构、精简行政开支与调整人员架构提升各业务的效率及利润点,从而应对市场挑战并巩固市场地位。
不过,家居行业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皇朝家居在产品创新、品牌升级等方面与市场节奏相比稍显滞后。以整家定制赛道为例,其近两三年才启动布局并推进高端化转型。谢锦鹏曾在其整家定制品牌发布会上表示,行业内卷下以价换量非长远之计,中国整家市场坐拥十四亿人口、潜力巨大,总有部分人群追求更高端的产品和服务,因此皇朝瞄准细分人群进击高端定制市场,这是其深思熟虑的决策。但从毛利率等盈利指标来看,皇朝家居并未展现出高端定位应有的差异化优势,反而近年还常靠打折促销提升销售额。
新快报记者梳理发现,皇朝家居早年毛利率曾稳定在30%以上,2020年受疫情冲击与促销策略影响,整体毛利率开始大幅下滑,从2019年的31.1%骤降至2020年的11%;其中作为核心的家居主业,毛利率也同步从2019年的31.1%滑落至2020年的17.6%。
此后,家具业务的毛利率一路波动下滑,由2022年的24.6%降至2023年的7.4%。皇朝家居在当时的年报中解释,主要原因在于公司通过打折促销提高销售额,以及直接材料成本增加。
尽管2024年皇朝家居的毛利率有所提升,据其年报显示,得益于家具业务毛利率的小幅改善及年内终止低毛利率的商品贸易业务,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的3.2%上升至2024年的6.7%,具体到家具业务,毛利率则由2023年的7.4%增至2024年的8.7%,但与同行企业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
一个可供对比的数据是,在成品及软体家居领域,顾家家居、喜临门、慕思、梦百合等企业2024年的毛利率大多在33%至50%之间。大材研究首席分析师邓超明向新快报记者表示,在成品家具行业中,10%以下的毛利率属于靠后的水平,通常已上市的成品家具企业毛利率保持在20%以上,部分在18%至19%左右,很少有低于10%的情况。
他进一步指出,皇朝家居在产品、渠道、流量等环节均有努力,但当前市场竞争白热化,策略成效受多重因素制约。参考成长性较好的家居品牌,其共性做法包括且不限于渠道端通过扩充经销商网点并针对碎片化流量建立高效获客转化机制;产品端构建贴合消费潮流的矩阵,打造爆款及高附加值产品以强化终端竞争力等。
不难看出,皇朝家居虽在战略上有所规划,且通过聘请代言人、调整架构等方式努力破局,但毛利率与同行的显著差距,以及在产品创新、品牌升级上的滞后,都凸显出其转型之路道阻且长。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茹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