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7月15日,在清远连山永和镇桂联村党总支部与广州市花都区驻永和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华南师范大学心连壮瑶实践团开展了脱贫监测户及困难家庭探访活动,用脚步丈量民情,以行动传递温暖。
精确部署,织密防返贫监测网络
在村党总支部书记邓秀清、指导老师陈世南和驻村第一书记李涛的推动下,心连壮瑶实践团成员与镇村干部成立了联合走访小组。
“定期走访脱贫监测户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举措。当前脱贫监测户主要面临因病、因学、因务工不稳三类返贫风险,必须做到长期监测、定向发力,更精准落实帮扶措施,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李涛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本次工作的背景及核心,并明确了“信息核实、需求收集、政策对接”三大任务,深化了成员们对脱贫攻坚政策与防返贫机制的认识。
深入走访,靶向破解民生难题
在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心连壮瑶实践团从生产、就业、教育、家庭收入、医疗保险等方面对脱贫监测户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开展针对性帮扶行动,用专业与耐心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针对因病返贫风险较高的家庭,团队成员辅助村委工作人员现场核对医保报销材料,简化医保报销流程,减少村民的往来奔波;针对因学返贫风险较高的家庭,镇村帮扶工作队成员逐一记录在读学生的年龄、学段信息,帮助适配助学政策,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针对因务工就业不稳返贫风险较高的家庭,村委积极围绕当地企业用工需求,现场推送就业岗位信息,搭建就业桥梁,切实提升帮扶实效。
入户慰问,厚植乡情温暖民心
7月21日,在前期走访脱贫监测户的基础上,心连壮瑶实践团探访了村中“五保户”与困难家庭,送上暖心关怀和生活物资。
每到访一户家庭,村委工作人员和团队成员都与家中老幼亲切交流,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与饮食起居情况,察看他们的生活环境、农作物的长势以及养殖设施的情况,全面了解一家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这些家庭有的遭遇重大变故,有的家人长期受病痛困扰,还有的孤身度日,普遍存在劳动力短缺、收入水平较低的问题。对此,村委工作人员嘱咐老人要提振精神,保重身体,并在谈话中仔细记下他们的实际需求;团队成员则结合自身经历,勉励正值学龄的孩子笃志向学、奋发向上,并宣传了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与保障制度,希望孩子们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带动家庭摆脱困难局面,逐步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校地协同,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此次走访活动不仅进一步夯实了桂联村防返贫监测工作的基础,解决了脱贫监测户和困难家庭的实际难题,还密切了党群联系,让脱贫监测户和困难家庭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心连壮瑶实践团的到来,为我们桂联村的‘百千万工程’注入了蓬勃青春力量。”邓秀清表示,实践团青年以专业视角与热忱奉献,助力落实帮扶举措与发展民生工程,让村民们感受到了跨越城乡的温暖。
未来,心连壮瑶实践团将继续与桂联村保持紧密联系,持续关注民生需求,以专业特长赋能乡村发展,让真情暖意流转于城乡之间,为绘就乡村振兴崭新画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贡献青春动能。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通讯员 潘洁妍 欧阳任远 李卓欣 丘文 邹滢
校对:马少俊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