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从穿针引线的生疏,到指尖绽放出栩栩如生的花鸟,每一针都藏着专注,每一线都连着传承……日前,为期20天的贵州黔南惠水县粤黔协作贵州绣娘第一期培训班圆满结业。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南工作组惠水小组组长,惠水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凌波出席结业仪式,对学员们的学习成果表示肯定,并为优秀绣娘颁发奖金。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在粤黔协作惠水小组的推动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大国非遗工匠”王新元带队走进惠水授课。培训以“广绣+枫香染”非遗融合为特色,经过20天的精心指导,50名绣娘成功展示了各自的结业作品。
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她们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结晶,充分展现了广绣与枫香染融合后的独特艺术魅力。
“王新元大师这次培训在文化传承、市场推动和融合创新等方面都带来了积极影响。”枫香染技艺州级非遗传承人冉光津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非常感激粤黔协作惠水小组搭建了这样的平台,让广州的非遗大师和企业到贵州提供帮扶,“这无论对于惠水本地企业还是绣娘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冉光津介绍说,枫香染是本地蓝白的植物染色体系,加入广绣元素之后,产品表现方式变得更丰富。在王新元大师的指导下,目前正以“广绣+枫香染”非遗融合的方式进行产品研发,如结合惠水好花红刺梨花等本地元素,做出胸针、扇子等特色产品出来。
另外,枫香染产品的市场原本比较局限,但跟广绣合作后,将通过广绣市场的带动,加快拓宽销售渠道。这次为期20天的培训还带动了当地妇女的就业。冉光津透露说,这次培训班共向社会招聘了50名绣娘,目前已经有20多名绣娘能够完整地完成作品。估计再经过一个月的绣功练习,就能接订单了,广绣订单+绣娘巧手,将带动更多妇女实现在家里就业增收。
接下来,惠水县相关部门将积极对接企业订单,搭建销售平台,培育合作组织,推动“培训—创作—销售”闭环的构建,使绣娘们的手艺从“爱好”切实转变为“职业”,实现从“卖产品”到“创收益”的跨越,助力惠水县“指尖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通讯员 白小婷
校对:王萃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