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来,沪指连连刷新近十年新高,创业板指数亦持续走强,市场未来走势成为投资者关注焦点。今年7月,创业板综合指数编制方案进行两项关键修订——一方面剔除被交易所实施风险警示(ST或*ST)的股票;另一方面剔除国证ESG评级为C级及以下的股票。修订后,指数样本股由1383只减少至1316只,覆盖95%的创业板公司、98%的总市值,旨在强化指数的可投性和责任投资导向。
为帮助投资者深入了解创业板综指的投资价值,掌握ETF投资策略,日前,博时基金联合深交所在广州特别策划“深交所ETF大讲堂——创业板综价值行投资者教育活动”,吸引了多家券商、投资者等近200人参加。博时基金券商业务部总经理张学政致辞,深交所基金管理部专家、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王萌进行主题发言。
博时基金张学政:创业板成为布局科技成长领域的重要阵地
博时基金券商业务部总经理张学政表示,创业板作为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是投资者布局科技成长领域的重要阵地。创业板综合指数作为反映创业板市场整体走势的核心指标,具有鲜明的成长特征和科技属性。
他称,从行业构成来看,创业板综合指数的核心权重集中于电力设备、医药卫生、电子等关键领域,其选股方向紧密围绕高新技术企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凸显出强劲的成长动能。在产业布局上,指数着重覆盖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充分体现了创业板在服务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的核心价值与关键作用。
博时基金王萌:创业板综高弹性、高成长,成为投资利器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王萌在为投资者介绍创业板及创业板综指投资价值时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周期将至,他看好三大创业板投资主线——“碳减排+能源革命”,“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科技发展、科技赋能”,“自主可控、国产替代”。
王萌介绍,创业板综合指数有四大特点,一是成长性强,2018年以来,创业板综的净利润和营收增速多数情况下高于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二是汇聚高科技创新行业,高科技行业占比达80%,主要集中于电力设备、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机械设备、通信等行业;三是市值分布整体偏小,不同于创业板指定位于龙头股票,创业板综的小市值特征显著,是“小而美”的典范;四是历史表现呈现较强弹性,在上行市场中创业板综的进攻性较为优异1。
博时基金于8月初推出创业板综ETF博时(159287),助力投资者一键把握创业板投资机遇。目前,博时创业板综ETF联接基金已获批,博时创业板50指数、博时创业板指数增强即将启动发行,为投资者布局创业板、同步把握科技成长与创新红利提供了多样化的工具选择。
链接:
招商证券张夏:当前A股形成了牛市阶段II
对于当下的市场行情,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在会上通过其洞察的五年周期理论总结认为,过往每次“牛市”三个阶段大致可以分为触底逆袭、突破上攻和背驰上涨,且各阶段的驱动因素都不相同。对于当前的市场,他认为在内在价值驱动下,A股站上关键扭亏阻力位,形成了牛市阶段II,增量资金开始加速入市,质量和赛道风格相对占优。
采写:新快报记者 骆智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