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月26日,中山市“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媒体通气会暨“助力典型村 邂逅乡村美”——“记者蹲点百千万”系列融媒体活动在“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培育村曹边村启动。本次活动由中山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主办,吸引来自央、省、大湾区的近20家媒体代表及网络大V代表共约40人参加。
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高水平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之年。通气会上,中山市委政研室二级调研员曾庆文介绍,“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中山市锚定“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奋力实现城乡协调共同富裕”目标,大力实施产业科技、城乡形态、社会治理、政务服务四大升级改革行动,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迈出稳健步伐、取得明显进展。
聚焦“经济强”,全力推动镇村经济凤凰涅槃
“坚持把‘工改’作为关键一子,以改革创新的思维探索出10种改造模式。“曾庆文介绍,“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中山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近5万亩,拉动新增投资总额超1900亿元,带动村集体物业价值普遍提升10倍以上,最高达30倍。投入50亿元真金白银支持“智改数转”,以全省第1入选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积极构建“一人、一山、一城、三海、推进八大重点工作”的“11138”文旅产业格局。环五桂山“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入选全省第二批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名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11年保持全省最小。
聚焦“城乡美”,奋力铺开美丽宜居的中山画卷
坚定不移打赢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并逐步升级转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的新征程。因地制宜推动农房风貌管控提升,久久为功推进全市域风貌品质提升,高水平规划建设现代化小城市,全员全域开展“见缝插绿”,中山各项工作安排可见一斑。
据介绍,就全员全域开展“见缝插绿”一项工作,中山市广泛动员全市上下开展了“万棵榕树进乡村”“万棵桑树进田园”“十万果树进农家”等行动,累计种植绿化苗木超149万棵,建设中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山人才公园、横栏西江碧道、中山崖口湿地公园等4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相关做法得到分管省领导的批示肯定。
聚焦“社会治”,强力夯实和谐善治基底
社会治理在一座城市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是城市健康有序运行的基石。据介绍,近年来,中山市持续深化“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立2008个最小应急单元,打造“中山大家姐”“香山义警”等治理品牌,社会治理效能有效提升,成功创建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
另外,中山城乡公共服务持续优化,如打造香山长者饭堂、香山书房、香山新街市等系列公共服务品牌。特色乡村文化品牌不断擦亮,坚持文化赋能乡村建设,打造金色大地音乐会、美食文化周、文化村长、“村BA”等特色品牌,中山沙溪队蝉联全国“村BA”总冠军。并在全省创新推出“文化村长”进村居行动,推动文艺、文旅、社科、文化数字化等领域人才下沉乡村,培育一批乡村文化品牌。
聚焦“改革新”,有力激发镇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据介绍,经中山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积厚成势,中山与香港共建高质量发展合作区、率先探索“港澳药械通”“港药粤产”等改革取得实质成效。中山加速推进深中“六个一体化”,共建深中经济合作区。期间,新中山客运口岸建成运营,深中跨市公交、深中航空港和9条深中“组合港”开通,深中医保、公积金、法律援助、婚姻登记实现“同城化”,735项政务服务“深中通办”,1149项“湾区通办”,46项“跨境通办”。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中山市多维度发力、全领域突破,以实干实绩推动经济提质、生态焕新、民生升级。未来,中山将继续深化落实“百千万工程”,以更坚定的步伐、更创新的举措,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通讯员 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