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Chanel中国员工在社交平台爆料,称该品牌在中国市场加大裁员力度,从“自然流失”转向“正式裁员”,涉及无固定期限员工。“在没有任何预告和征兆的情况,被邀请进‘小黑屋’,要求直接签署解雇协议。”
进入低迷周期行业“跌跌不休”
Chanel裁员的背景是进入低迷周期的奢侈品行业正“跌跌不休”。最新财报显示,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二季度收入下跌4%,2025年上半年出现营收利润双降,营业利润大跌15%,净利润大跌22%。其中亚太市场(不包括日本)收入同比下滑9%。
开云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37亿欧元,同比下降15%,其上半年总营收同比下跌16%,净利润更是大跌46%,亚太地区按可比收入同比大跌21%。
Chanel由于是私人公司,没有向公众披露的义务,但该公司过去几年一直在次年5月份公布上一年的基本业绩,但不披露季度数据。今年5月财报业绩会公布的数据显示,集团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滑5.3%至187亿美元,净利润更大跌28.2%至34亿美元,这是自2020年以来,Chanel首次出现营收与利润双双下滑的局面。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销售额下降9.3%,首席财务官Philippe Blondiaux曾在会上承认中国市场的裁员行动,并解释称对于Chanel这样规模的公司在经历当下周期变化,于不同市场进行结构调整是正常的。
相较之下,最坚挺的仍是“奢侈品之王”爱马仕,2025上半年整体收入增长8%,营业利润增长5.7%,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表现疲软,第二季度按实际汇率计算仅增长0.1%至16亿欧元,上半年累计增幅仅为1.5%,表现不及预期。
全球奢侈品市场规模将进一步下滑
咨询机构贝恩与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Altagamma联合发布的《2025年全球奢侈品市场年中更新》显示,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社会文化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今年全球奢侈品行业正面临最具颠覆性的挑战,有可能遭遇2015年以来的最大挫折。贝恩已修改其之前对全球奢侈品行业将在2025年实现0-4%的增幅预测,认为2025年全球奢侈品市场销售规模或将下滑2%至5%。
面对巨大的挑战,渠道收缩是大多数品牌必然的选择。业绩压力最大的开云集团调整最多,上半年共关闭18家门店,其中7家位于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本财年闭店计划从50家上调至80家。华丽智库的报告指出,2025上半年奢侈品牌中国市场新开门店(含快闪店)、门店焕新动态数量下降约30%,奢侈品牌的渠道调整正在加快、加深。
分析认为,目前整个奢侈品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衰退,主要来源于过去四年整个行业以远高于通胀水平的恶性涨价。8月1日最新调价后,Chanel经典包款CFmaxi单价在中国已经超过10万元。LVMH同样在8月起对LV全线产品实施年内第三次涨价,平均涨幅2%,核心单品中号Carryall手袋价格涨价600元,突破2.4万元,热门款Speedy系列同步上调300元左右。
不过,虽然业绩持续低迷,但奢侈品巨头仍选择重押中国市场。
Chanel继去年底在杭州举办时装秀后,上周在上海举办珠宝系列活动。今年6月,爱马仕在上海举办女装全新系列发布会,这是品牌第二次在巴黎之以外的地方举办女装秀。近日,LV美妆首个系列产品全球首发地选在南京德基广场,因唇膏产品定价高达1200元引发争议,而在6月底,该品牌位于上海兴业太古汇的“路易号”亮相,更是在社交媒体掀起舆论狂潮。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包含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除日本外)仍为LVMH集团最重要的营收来源,贡献率达28%。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陆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