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砍半,物流扩张反成拖累?
近段时间,家居跨境陆续公布2025年半年报,行业业绩呈现显著分化态势。其中,致欧科技在2024年“增收不增利”的背景下,于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傲基股份受商品销售成本激增、物流业务扩张期成本倒挂及战略项目前期投入拖累,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腰斩。
当下,伴随着关税调整、海运震荡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面临进一步洗牌。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长期来看,跨境家居企业净利润、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均有一定幅度波动。当前家居跨境业务市场环境尚可,未现盈利困境,业绩指标变化更多属阶段性问题。
傲基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大幅跳水
今年上半年,外贸市场整体展现出韧性。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商品出口额23077亿元,同比增长8.0%;今年1月至7月我国商品累计出口额153048亿元,同比增长7.3%。细分至家具及其零件品类,7月份出口额350.45亿元,同比增长3.9%;1月至7月累计出口2714.87亿元,同比下滑4.5%。
从行业内企业经营情况来看,不同企业的业绩表现差异显著。其中,致欧科技披露的上半年数据表现亮眼,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44亿元,同比增长8.68%;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11.03%。该公司将业绩增长归因于欧洲市场与新兴市场的贡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傲基股份。该公司于8月13日发布的盈利警告显示,初步评估,报告期间该集团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预期介于1.0亿元至1.3亿元之间,较2024年同期预期下滑介于50%至62%。
据公开信息,傲基股份成立于2010年,于2024年11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业务层面,该公司聚焦优质家具家居类产品供给,主要通过亚马逊等第三方线上平台开展跨境B2C业务,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商品销售和物流解决方案的提供。
在2024年业绩表现中,傲基股份已显现“增收不增利”的发展势头。回顾其近四年业绩表现可发现,尽管公司净利润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在2024年登陆资本市场后,这一指标开始出现小幅下滑。具体来看,2021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1亿元、2.19亿元、5.32亿元、5.04亿元,业绩从2022年起实现扭亏并持续攀升,2024年则较前一年略有回落。
股价表现上,傲基股份同样未能展现出亮眼态势。截至8月27日收盘,公司股价报7.76港元/股,总市值为32.22亿港元。相较于15.6港元的发行价,股价已近乎腰斩。
倚重单一市场叠加物流扩张拖累盈利
傲基股份业绩下滑的背后,与其对单一市场高度依赖及由此带来的转型困境密切相关。
从市场结构来看,美国市场是该公司核心收入来源,其营收占比近年持续上升,2024年其总营收107.10亿元,其中75.54亿元来自美国市场,如此高的市场集中度使得该公司业务极易受政策波动影响。
正如傲基股份在2024年年报中所坦言,美国已相继发布多轮加征关税通知,中美之间贸易政策变化充满不确定性,这给以该公司为代表的出口美国企业带来巨大挑战。而在业绩下滑的公告解释中,该公司明确提到,报告期内关税政策调整叠加物流成本上涨,导致商品销售业务的整体成本大幅攀升。
尽管公司在年报中提出,将通过调整终端售价、拓展新兴市场、布局全球供应链等措施应对困局,但从当前业绩表现来看,美国市场营收占比过高的现状,决定了业务结构调整需要长期推进,短期内转型难度显著,难以快速缓解业绩压力。
除了市场依赖问题,傲基股份的物流解决方案业务也陷入扩张期的成本困境,进一步拖累盈利。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物流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47.7%,其在北美洲、欧洲合计拥有33个仓库,仓库总面积达836万平方英尺,其中2024年新增仓库面积318万平方英尺。
傲基股份表示,由于2024年底及2025年上半年新增租赁仓库,相关收入的增长尚未完全显现;但相关营业成本因该部分使用权资产开始摊销而大幅上升,使得净利润有所下降。同时公司战略孵化项目尚处前期阶段,投入成本较高,对整体利润产生了稀释作用。
大件家居跨境兴起伴物流库存挑战
业内认为,相较其他品类,大件家居由于其单价较高、物流成本高昂、运送安装难度大等原因线上渗透率低于小件家居。近年随着欧美消费者线上购物习惯的养成和海外市场仓储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产品品类逐步从小件、中件向大件拓展,推动消费选择从低客单价小件向高价值中大件延伸。
而大件家居产品海运周期长、费用波动大的特点,对品牌方的仓储管理与供应链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部分家居跨境企业开始在物流布局中探索新的运营模式,以适配品类拓展需求。例如,致欧科技2024年年度报告提及,该公司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新增了5个前置仓,通过前置仓招标进一步降低仓储和库内操作费用,进而提升前置仓比例,法、意、西三国的每个包裹平均运费下降了0.7美元至2.4美元,前置仓尾程运输时效缩短了1天至2天。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大件商品销售有明显周期,上行期销量暴增、周转快,对仓库影响小;下行期销量下滑,易出现库存积压。致欧科技披露的数据显示,在零售业务方面,其商品销售量从2023年的2037.85万个上涨至2024年的2841.65万个,同期库存规模也从763.31万个增至1052.37万个,库存量同比增长37.87%。
大材研究首席分析师邓超明向新快报记者表示,海外仓是有益探索,已有企业见效,多自用兼租给其他跨境电商企业,但需保障一定库容利用率才能健康发展。其属重资产业务,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当前竞争加剧致毛利率较低,难成利润增长引擎,但有助于扩大营收、支撑跨境电商业务运转。
他进一步指出,企业若要在成本控制、效率提升与服务质量保障间找到平衡,除了海外仓或前置仓的做法外,与船运公司、货代签订长约锁定全年海运价,或投建海外生产基地实现本地化运营,亦是可选方案。长期来看,此类企业净利润、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均有一定幅度波动。当前家居跨境业务市场环境尚可,未现盈利困境,业绩指标变化更多属阶段性问题。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茹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