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开发就业帮扶专岗让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通过资金支持、技术引进、市场开拓等方式,助力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教育、医疗帮扶,大大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心连者千里共好。十二载“山盟海誓”,将广州长顺两地紧紧相牵,山海之隔却真情相融。
2013年,国家东西部协作战略将广州市与黔南州紧密相连以来,广州市南沙区、越秀区及黄埔区,围绕就业、产业、人才等关键领域,展开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帮扶合作。在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南工作组长顺小组(下称“长顺小组”)的大力推动下,广州投入真金白银,开展了一场跨越山海的精准帮扶与深度协作,为长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广州力量”,共同谱写了“广黔同心、携手同行”的动人篇章。
拓宽“就业路” 助力群众增收
在长寨街道顺兴社区,每天清晨,总会看到困难群众梁小香清扫落叶与杂物,将道路两旁、活动广场打扫得干干净净。
梁小香是长顺县2024年就业帮扶专岗补贴项目的受益者之一。过去,因需要照顾家中老人和孩子,无法外出务工,家庭收入微薄。如今,凭借粤黔协作开发的就业帮扶专岗,她每月能稳定获得400元补助。
在“粤黔协作”的浪潮中,广州市黄埔区投入345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为长顺县开发710个就业帮扶专岗,安置农村劳动力、边缘易致贫户、异地搬迁户、农村低收入群体等,让一个个家庭重燃希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上半年,长顺小组积极对接黄埔与长顺两地人社部门,开展“点对点”组织劳动力输出活动。 5场线上线下招聘会送来6000余个岗位,11期劳务协作培训班培育出480名技能达人,3500名劳动力通过协作帮扶找到生计,其中1110人走进东部企业车间。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帮扶长顺过程中,将就业帮扶放在了重要位置。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为长顺县劳动力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广州市积极组织各类劳务对接活动,搭建起长顺县与广州及其他东部地区企业的就业桥梁。定期举办招聘会,邀请众多优质企业参会,提供涵盖制造业、服务业、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的岗位,满足不同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同时,广州市积极开展精准化职业技能培训,结合市场需求和长顺县劳动力特点,开设叉车、焊工、家政服务、电商运营等多个实用技能培训班,邀请专业讲师授课,确保培训质量。通过培训,不仅提升了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还帮助他们实现了从体力型就业向技能型就业的转变。
2013年以来,累计帮助长顺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数22833人次,其中:帮助农村劳动力到广东省就业数6788人,到东部其他省份就业2778人,在省内就近就业13267人;累计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108期,培训农村劳动力4740人次,其中:脱贫人口3082人次,累计帮助长顺30名农村学生到广东省就读职业学校。
共建“产业路” 增强发展动能
走进贵州长顺八妹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车间内,先进的生产设备整齐排列,自动化流水线高效运转,工人们忙碌而有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是得益于广州市黄埔区帮扶的结果。
近年来,贵州长顺八妹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在广州市黄埔区的大力帮扶下,建成投用新的原材料立式圆通仓、成品油储油罐,新增加工生产线和4条全自动灌装线,并配套中小包装车间辅助设备。2024年,产值从1.5亿元提高到5亿元 ,带动本地长期就业80余人,短期就业人员200余人。
“现在我们公司的菜籽油加工能实现生产自动化、管理智能化,这真的离不开广州市黄埔区在技术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谈及黄埔区的帮扶,贵州长顺八妹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娄佳沁说。
广州市立足长顺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通过资金支持、技术引进、市场开拓等方式,助力长顺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帮助长顺企业发展的同时,长顺小组还积极引导广州企业到长顺县投资兴业,发挥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优势,带动长顺县产业发展。目前,已有多家广州企业在长顺县落地生根,涉及农产品加工、食品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
此外,广州市还充分发挥自身市场优势,通过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举办农产品展销活动、开展电商直播带货等方式,推动长顺县农特产品走进广州乃至大湾区的千家万户。今年上半年,东部省份采购、帮助销售长顺县农副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金额1.22亿元。
自开展帮扶以来,共建长顺县工业园区和长顺县高钙苹果、绿壳蛋鸡产业示范园区(黄埔区 长顺县粤黔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累计引进东部企业16家,累计到位投资15.23亿元。
2013—2025年,长顺共获广州市财政援助资金3.386725亿元,实施项137个,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帮扶资金(物资)2661.6万元。主要用于共建园区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产业建设项目、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等项目。带动农户3.49万户15万人次增收。
铺就“人才路” 注入智力活水
刘锐,广州市黄埔区玉泉学校地理教师,是广州市骨干班主任。2024年9月,刘锐积极响应东西部协作号召,主动请缨到长顺支教,开启为期一年的教育帮扶工作。现任教长顺县第二中学七年级5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并挂职德育处主任。
刚踏入长顺县第二中学,她便迅速投入到教学工作,积极探索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融入当地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她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把优质地理教育资源带到学校,并提出教学与兴趣引导相结合的理念,为学校地理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她还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研究贵州的地理特色,将长顺当地的地形、气候等知识融入教案,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地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长顺县第二中学地理教师文茂告诉记者:“刘老师在教育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指导,比如开展学科组教研活动,与我们一起交流,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人才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广州市通过选派优秀人才、开展人才培训、促进人才交流等方式,为长顺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活水。
在人才帮扶中,广州市选派了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到长顺县挂职帮扶。这些人才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长顺县的教育、医疗等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自东西部协作帮扶以来,结合‘长顺所需,黄埔所能’这个契合点,引进黄埔区生物医疗器械帮扶资源到长顺县,为长顺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的学科建设、人才交流、技术培训、服务老百姓、提高检测水平,迈进一个新的台阶。”长顺小组组长,长顺县委常委、副县长郭海鹏告诉记者。
为提升长顺县干部群众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长顺小组还积极推动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培训。举办乡村振兴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培训内容涵盖农业技术、企业管理、电商运营、教育教学、医疗卫生等多个方面。
同时,促进两地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人才资源共享。鼓励广州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长顺县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此外,还开展教师、医生等人才的双向交流,让长顺县的人才有机会到广州学习先进经验,也让广州的人才深入了解长顺县的实际需求,更好地开展帮扶工作。
自开展帮扶以来,广州市累计选派10名优秀干部到长顺县挂职,派出医生、教师105人次开展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工作;培训党政干部、医务人员、骨干教师14229人次,长顺县选派55名优秀年轻干部,55名骨干教师、医生到广州跟岗锻炼。
广州市对长顺县的帮扶,是一场跨越山海的深情奔赴,是东西部协作的生动实践。未来,广州市与长顺县将继续携手共进,不断深化协作内容,拓展协作领域,为实现长顺县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让东西部协作的成果惠及更多长顺县人民。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通讯员 龙再刚
校对:王萃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