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0月14日,2025年广州市“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的好学校”之“健康学校巡礼”第四站走进越秀区雅荷塘小学。活动通过实地探访、主题分享、圆桌对话及科普讲座等形式,展示了越秀区健康学校建设的实践成果,为构建家校社协同的健康教育生态提供了区域样本。
据介绍,广州市“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的好学校”是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专门打造的面向学校的健康科普品牌项目,至今已延续6年。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创市级健康学校(幼儿园)774所,其中幼儿园321所、中小学校453所。
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书记孟祥兴表示,健康是孩子快乐成长、专心学习的根基。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始终秉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优”的原则,聚焦学校环境卫生提升、学生健康保障,全力为学校提供精准服务,推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牢固树立“健康第一” 的教育理念。
越秀区雅荷塘小学校长陈敏婷在主题分享中介绍,作为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及广州市田径、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学校不仅提供充足的常规体育训练,开展健美操科学创新培训,还积极引入如匹克球等新兴项目,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体育锻炼与竞技平台。作为广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学校将心育全面纳入工作规划,通过课堂渗透、校本课程与品牌活动,构建“校家社融合共育”的心育范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我们学校在场地上进行了拓展,打破了校园的围墙。”雅荷塘小学副校长徐凤娆说。她介绍,学校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亮点颇多,例如将教育拓展至社区,联合农讲所等资源建立实践基地。同时,通过“家校心灵桥”云课堂,每月两次与家长沟通教育问题,分享教育前沿理念。“特别是在2023年,学校成立了越秀区首个‘五老家庭教育工作室’,邀请资深教育家与老党员进校,与学生进行跨代交流。”徐凤娆表示,家校社三方合力,为学生的全面成长铺设了坚实道路。
在当天活动的座谈会环节,多所越秀区小学分享了促进学生健康的实践经验。豪贤路小学充分利用周边文化场馆资源,打造浓厚人文氛围,持续发展游泳、健美操等传统体育项目,强健学生体魄,同时开设非遗特色课程,将艺术传承与健康教育相融合。中星小学积极践行“健康为上”理念,依托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深度合作,推动中医非遗文化(如推拿、飞针等)走进校园,让学生在体验中传承中医智慧,并将健康习惯带回家中。小北路小学秉持阳光教育理念,构建“5+N”校本研学课程体系,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各年级特色主题,实现健康素养的分层培养与渗透。
在社会支持层面,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副馆长刘双喜分享了图书馆作为“社会课堂”的独特价值。他表示,图书馆与学校合作成果显著,通过馆校合作,图书馆员深入学校推广阅读,同时与周边学校共建文化共同体,师生可将课堂“搬到”图书馆,接受信息素养教育。针对家长们普遍关注的亲子阅读话题,刘双喜分享道:“0-6岁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黄金期,关键在于培养阅读兴趣而非单纯识字。”他建议家长不仅可以为低龄段儿童选择纸质书,还可以选择触摸书、发声书等多类型的书籍,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慢慢培养阅读兴趣,从而养成受益一生的阅读习惯。
采写:新快报记者邓善雯 通讯员 黄丽虹 肖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