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工作队就是做好事,帮大家的,都是本职工作,不用谢。” 面对村民的感谢,驻村队员小李总是这么说。自第二轮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驻清远英德市大洞镇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坚持“眼到、口到、手到、腿到、心到”的“五到工作法”,深耕兜底济困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工作队累计走访困难群众 300 多户,协助政府新纳入低保 19 户 71 人,累计发放低保金额 245.73 万元;新增特困人员 7 人,2025 年累计发放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金 100.81 万元。工作队还资助困境家庭、困难学生 7 户 8 人,全镇 7 户监测户中已成功退出,帮扶成效获得当地群众广泛认可。
坚持“一户一策”破困局
大洞镇山多路远、地僻民穷。曾几何时,困难群众的信息摸查不全面、不及时,帮扶措施不够精准有效等问题也困扰着工作队员。经过进驻一年多来的不断摸索,工作队逐渐走出了一条更加高效的新路。
工作队摒弃单纯依赖现有低保户、监测户名单的做法,推行“广泛撒网,重点捕鱼”策略。队员们每周至少两天下村走访,还借助 “英州夜谈” 等渠道,在日常工作中直面村民收集一手资料。即便有困境农户居住在佛山、清远等地,队员们也坚持上门核查情况、送上温暖,确保不遗漏任何一户需要帮助的家庭。村民张某因家庭变故陷入生活困境,却因各种原因多年未能申请低保。工作队得知情况后,主动对接,多次协调公安、民政、农业等多个部门,最终顺利帮张某办理了低保手续,让他每月的生活有了稳定保障。
在精准摸查的基础上,工作队坚持实事求是、“一户一策” 制定帮扶方案。龙潭村村民朱某便是这一策略的直接受益者。此前,朱某长期在外地打工,政府曾为其提供种植帮扶资金,但由于他无法实际投入使用,帮扶效果不佳。工作队上门拜访了解清楚情况后,迅速调整帮扶思路,结合朱某的就业需求,为其购置了电动车,助力他从事外卖、闪送等灵活就业工作。这一调整让帮扶措施真正“落地见效”,切实改善了朱某的生活状况。
构建 “多元帮扶” 新格局
为破解帮扶资金有限的瓶颈,工作队积极谋划,多方争取帮扶资源,在传统财政支持之外,搭建起“政府 + 社会 + 企业”多方联动的帮扶格局,让更多帮扶资源精准流向有需要的群众。
工作队主动对接广州市慈善会,发起线上捐赠活动,借助社会力量为困难群众募集帮扶资金;同时联动爱心企业,组织组团单位党支部开展结对帮扶,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帮扶合力。初中未毕业就想去辍学打工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工作队了解到情况后,立即联动大洞学校、广州金领技工学校,积极沟通协调,不仅让孩子顺利完成初中学业,还为其争取到在广州金领技工学校免费入学的机会,让孩子能够学习一技之长,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大洞社区困难儿童张某则因家庭贫困,患病后一直无法及时就医,甚至面临失明风险。工作队在日常走访中发现这一情况后,通过英德市人民医院为张某提供免费诊疗服务,有效阻断了病情进一步恶化,守护了孩子的健康。
下一步,驻清远英德市大洞镇工作队将继续深化“动态摸查、精准施策、聚合力量”的帮扶模式,为大洞镇防返贫工作夯实基础,进一步提升帮扶 “精准度”与“实效性”,持续助力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实干为当地群众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校对:任倩妮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