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每年冬春季节是我国流感流行高峰期。近期,我国流感活动明显上升,绝大多数省份已进入流感流行期。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甲型H3N2病毒已取代H1N1成为绝对优势毒株,人群免疫背景薄弱,传播力更强。面对这一形势,家庭科学防护和个人早期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背景下,多款流感用药和感冒用药的市场需求显著提升。据走访了解,源自清代经典名方的白云山星群夏桑菊颗粒,凭借非遗配方、抗流感专利等核心优势,成为不少家庭常备的中药防护选择,近期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其源自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桑菊饮”,经药材加减化裁改良而成,由夏枯草、桑叶、野菊花三味药食同源成分组成,药性平和,可作为日常饮料冲服,契合了中医“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防治理念;同时具有清肝明目、疏风散热的功效,恰好对症缓解流感引发的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
现代研究证实,夏枯草、桑叶、野菊花有效部位中的氨基酸、熊果酸、生物黄酮等成分,可增强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提升人体对流感病毒的抵抗力。2009年,白云山星群荣获“一种抗流感病毒的中药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国家专利(专利号:ZL 2006 1 0005382.2),被外界被誉为“中药达菲”。
近年来,白云山星群不断对星群夏桑菊展开深入研究,迄今已涌现10余项高质量专利成果,现代科研为这款经典名方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崔晓兰教授团队发布的夏桑菊有关研究成果,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夏桑菊颗粒对于人冠状病毒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与过往研究夏桑菊对甲型H3N2/H5N1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手足口病)、登革病毒(登革热)抑制作用专利形成了知识产权保护矩阵,在经典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上发现“老药新用”方向,共同构筑起针对呼吸道病毒的防护体系。2021年,白云山星群“夏桑菊提取物在抑制人类冠状病毒中的应用”荣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并获得澳门经济及科技发展专利延伸,为星群夏桑菊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2022年,白云山星群“夏桑菊制作技艺”入选广州市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再获权威认可。大工业化生产40余年,星群夏桑菊远销我国港澳,以及东南亚等多个国家。
近年来,白云山星群连续举办多届“星群夏桑菊凉茶文化节”公益活动,向广大群众普及预防流感等疾病知识、设立户外工作者爱心驿站、举办赠饮活动等。 正值流感高发季,白云山星群方面表示已全面启动保供预案,通过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优化物流调配、充实库存储备等多重措施,确保全国市场供应稳定,避免出现断供、涨价等情况。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