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1月19日,记者从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举办的“科技全运”专题新闻发布会获悉,广东锚定“赛事引领、场景多元、成果惠民”的三大理念,协同广州、深圳等地市赛区共同遴选了130多款高科技产品,涵盖了“技绽开幕、智慧场馆、赛事保障、科技助残”四大“核心场景”,全方位、多维度地构建起“科技赋能体育”的广东范式。
开幕式上前沿科技元素交互呈现
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高科技产品展示专班副组长、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夏奇峰表示,采集十五运会“源火”火种的遥控潜水器“海马”号,是由广东自主研发、已经成功完成700多次科考下潜任务的“老将”。十五运会的“0号火炬手”,是深圳企业打造的全球首个5G-A人形机器人火炬手“夸父”。开幕式上首次采用了人形机器人“群体协同”奏响了千年礼乐,并在国际象棋、拳击比赛中化身为“颁奖助理”,充分验证了广东具身智能产品在超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与精确度。
此外,在开幕式上,一众前沿科技元素沉浸式交互呈现,电光水雾模拟的“科技火焰”、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运动会吉祥物动画、裸眼3D、全息投影……每一处细节都彰显了科技创新的力量。
围绕应用场景精准匹配科技成果
夏奇峰表示,指挥调度大脑、智能照明、追光跑道等科技产品的遴选落地,充分体现了智能、绿色等关键词,成为此次大赛场馆建设的最大亮点。例如,MOC赛事智能助手,依托大模型问答技术,以数字人形象实现语音交互问答,覆盖智能赛事百科、应急操作指导、业务语音导航等多个场景。
夏奇峰透露,在12月8日即将开幕的残特奥会上,除了“智能爬楼梯电动轮椅”“智能仿生手”“智能脑控轮椅车”“外骨骼康复机器人”“AI视障眼镜”等一众明星产品之外,“智能健康监测站立轮椅”也将自由切换坐姿、半卧位、直立三种姿态,在残特奥会多项比赛中为运动健儿们助力。
十五运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副秘书长,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小燚介绍,目前广州赛区项目库已积累超过400个科技成果,并围绕应用场景精准匹配,14个项目已经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场景落地。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赛道都是由广州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的专业赛道。这款充满魔力的预制跑道采用了纳米改性橡胶材料技术,大大提升了跑道缓冲保护性能,也增加了跑道的能量反馈。这款跑道未来可以100%回收,再次循环利用。
闭幕式将成最新科技产品秀场
十五运会深圳赛区执委会科技专班常务副组长,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何建辉表示,深圳结合城市科技创新的特质积极推进“科技办赛”,将最新的科技产品、创新技术融入办赛全链条、全过程。例如,在深港跨境马拉松比赛中,创新采用“人脸识别+手环定位+计时计分”三重核验机制,实现“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的无感通关、丝滑过境。
构建应用场景,给赛事活动带来全新的体验。深圳赛区在场馆建设改造中,充分融入了“绿色低碳、智慧高效”的理念,建成多个光储超充和车网互动一体化应用场景。在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构建了一张由4207个信号天线和1767个无线AP设备组成的全域“感知网”,借助5G技术,能够在0.05秒内迅速完成足球轨迹的计算与边界比对。
呈现最新产品,让赛事活动成为科技的秀场。何建辉透露,深圳赛区充分运用无人机、机器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科技助残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即将举行的十五运会闭幕式,将是一个汇聚“液态画布”、裸眼3D、智能穿戴、5G云控、无人驾驶等最新科技产品的秀场。
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