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025年以来,全区已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进社区、进厂企、入户和入“点”宣传活动超3600场,覆盖人群达35万余人次;构建“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体系,组建志愿服务队伍171个,2025年新增志愿者近2300名,累计服务时长18万小时……
南沙区紧扣“分类新时尚,南沙再出发”主线,坚持以宣传培训为先导、以日常督导为牵引,创新机制、丰富载体。通过构建全媒体宣传格局、打造品牌活动矩阵、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强化日常督导,持续营造“人人参与、户户行动”的绿色生活新风尚。
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于蕉门公园绿道垃圾分类宣传体验馆开展“童心筑梦 绿动全运”主题活动,通过垃圾分类趣味运动会等形式,推动绿色理念从孩子辐射家庭、从家庭影响社区。在南沙体育馆开展“分类新‘南’图·全运新风尚”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增添武术表演,开展绿色集市,为全运会提供坚实的绿色环境保障。在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期间,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五进”宣传活动在南沙区启动,以“湾区新时尚 绿美生态城”为主题,通过志愿倡议、企业案例分享等形式,进一步掀起垃圾分类宣传热潮。
大岗镇创新开展“垃圾分类‘画’文明”四格漫画征集活动,面向10所小学征集作品1000余幅,精选300幅编印成册,形成独具特色的“分类宣传名片”;南沙街道举办“旧物变身徽章”手工活动,将外卖袋、纸盒等变废为宝,让资源再利用理念落地生根……南沙区坚持“场景融合、创意引领”,将垃圾分类融入节庆、文旅、教育等多元场景,联合各镇(街)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
为提升全运会志愿服务水平,广州市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先后举办两场志愿服务技能提升会,围绕大型赛会服务特点,构建“专业知识+实战技巧+应急响应”三位一体培训体系,通过情景模拟、有奖问答等形式,全面提升志愿者在十五运会等大型赛会中的服务能力。同时,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站桶督导”,对居民投放行为进行即时指导,推进“敲门入户”行动,面对面讲解分类知识,发放宣传资料。通过“线上微视频+线下互动”的融合传播,有效提升居民知晓率与参与度。
南沙区通过多种渠道构建全覆盖宣传网络,定期更新垃圾分类语音播报,印发宣传海报,在户外LED大屏循环播放宣传视频。8月,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开展“分‘投’行动,‘绿’动未来”垃圾分类投放点巡回宣传活动,覆盖多个社区与重点区域。各镇(街)积极创新宣传载体,万顷沙镇在环卫驿站增设宣教展厅与回收点,实现“宣传+休憩+回收”多功能集合。
垃圾分类是一项持久性工程,久久为功。接下来,南沙区坚持“宣教先行、督导筑基”,构建起覆盖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媒体宣传体系,持续推动垃圾分类从“要我分”向“我要分”转变,让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融入日常。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