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潮安区借势大力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
■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宗山书院牌坊。
■潮州潮安区金石镇田头村凉州府。
午后的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塔下村,桑浦山麓,中离溪畔,古朴的小亭子里,传出阵阵洪亮的潮剧声,几个老人家正在弹唱。这里是著名的宗山书院所在地,是明朝进士薛侃为老师王阳明而建,因薛侃在此传播阳明心学而声名远播。如今,宗山书院仅存下牌坊“宗山书院坊”,但伴随着气韵十足的潮剧声,依然能感受到千年潮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积淀、传承。
潮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潮安一脉相传。在脱贫攻坚即将全面收官,乡村振兴蓄势待发之际,潮安借势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其中“花卉之乡”“状元故里”金石镇,“粤东古建筑的奇葩”象埔寨所在地古巷镇,都在利用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谋划乡村振兴新一轮的更大发展。
■潮州市潮安区凤塘镇湖美村新建的湖美书院。
书记访谈——
潮州市潮安区委书记庄朝惠:
打破局限,整合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潮安文化底蕴深厚,在发展茶叶、花卉等农业产业的同时,还将注重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并且将文化融入其中,提高发展质量。”11月初,潮州市潮安区委书记庄朝惠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时说。
庄朝惠告诉记者,潮安正在分几大片区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潮安北部山区有凤凰山,有红色文化、功夫茶文化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平原地区,有金石花卉、龙湖古寨和桑浦山等独特的资源。潮安将这些宝贵资源整合成三大人文景观带:凤凰山、桑浦山和龙湖古寨,整体谋划,融合发展。”庄朝惠强调,在发展文化旅游的过程中,不仅要产业融合,也要打破地域局限,要整合资源,共同发展。
庄朝惠说,潮安正在打造的凤凰茶旅小镇,就是产业融合的体现,目前茶叶博物馆已经建成,还将整合叫水坑村、乌岽山的独特资源,进一步挖掘,成体系地打造。其中,从文祠镇到凤凰镇,沿途的13个村庄将进行整体潮派风貌提升,打造通往凤凰山的一条魅力走廊。“这其中,我们也引进了无污染的农业观光产业,比如燕塘牛奶将会在这里建设千亩左右的高科技产业园,游客可以来参观体验,提升整条线路的丰富度。”
金石镇花卉产业也是潮安的特色产业之一,潮安区政府正在谋划整体发展,也要将旅游和文化融入其中,将金石花卉做大做强。“金石镇的盆景属于高端花卉,艺术性和观赏性非常强,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现在我们要在品牌、营销上进行拓展。”庄朝惠透露,潮安准备打造一个种植园,培育一个特色品牌,将种植园打造成开放的市场,让它成为各地花卉的集散地,既可以展示交易,又可以观赏旅游。“到时候,北部山区就是花卉种植基地,桑浦山要建立全国花卉配送中心。”
如今,凤凰天池、凤翔峡、文祠三叠泉、白藤坑竹筏漂流等一批精品景区已经成为热门景点。归湖镇狮峰村、凤凰镇叫水坑村两个贫困村变身“广东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归湖镇石陂村建成“潮州市乡村旅游特色村”,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潮安各地还结合自身特色,举办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如文祠镇的杨梅文化节,江东镇的竹笋美食节,东凤镇的芡实节……为乡村旅游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元素。
庄朝惠认为,发展产业就好比建一艘航母,产业带动农民发展,就像是农民搭上航母,既能够稳定增收脱贫,又能稳步持续发展。在脱贫攻坚战中,潮安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包括红色资源,加快对潮文化的挖掘利用,把盘活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与提高贫困地区发展水平有机结合,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潮州潮安区金石镇田头村凉州府的一处屋檐。
潮安区金石镇
花卉之乡+状元故里 粤东“旅游明珠”将在金石升起
金石镇地处韩江三角洲平原、桑浦山东侧,被誉为“花卉之乡”,是著名的“状元故里”,还拥有铁枝木偶、潮州大锣鼓、木雕、嵌瓷、灰塑等种类繁多的民间艺术,这些年,金石镇紧抓脱贫攻坚的机遇,大力发展特色花卉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带动全镇贫困人口450户929人全部已达到脱贫标准,同时金石镇还整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努力探索一条产业和文旅相互促进的发展之路。
400年技艺传承“孕育”花木之美
金石镇的花卉产业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在金石,花农们不是普通地种植花卉,而是“孕育”花木之美,也就是给花木造型。全镇有园艺技师数百名,种植经验丰富、造型工艺精湛,雕琢出来的花卉产品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附加值也颇高。目前,全镇有花木种植基地4678亩,栽培近400个品种的奇特花卉,年产值6379万元,占全镇农业产值的41%。
驱车行进在潮汕公路金石段和金和路,两侧是一片绿的海洋,下车随便走进一个种植园,都能看到造型各异的植物,有些高大如树,有些小巧如花;有些浓墨重彩,有些气质淡雅,形态多姿奇异,令人啧啧称奇。
■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的花木技艺传承400多年。
“这些造型都要从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打造,要根据树本身的形状特点去构思。”大三元花木场的程老板从事花卉产业已经20年,现在花木场面积达五亩半,行情好的时候一年销售收入有两三百万元。他指着一棵一人来高、状如游龙的罗汉松说,“这棵树10岁了,从3岁时就开始打造,移栽了三次。”此时,站在一旁的金石镇镇长孙翼补充介绍说,“游龙造型只有潮州才有,是我们金石的特色,也是400年技艺的积淀和传承,别人是学不来的,得请金石的花卉师傅去。”
程老板还说,产业园实行统一管理,租金优惠,“水电到位,不关门都不怕;政府的各项政策也都很好,需要发展,可以申请无息贷款。”
文化底蕴为“花木”注入内涵
除了独特的花卉资源,金石镇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是“状元故里”,还有宗山书院坊、凉州府等历史遗迹。金石人林大钦是潮汕地区历史上唯一的文状元,其故居位于金石镇仙都三村。他幼时家贫,但聪颖好学,品性高洁,身怀忧国忧民、治国兴邦的远大抱负。他曾任翰林院修撰,后回乡为母奔丧,归途中病卒,年仅34岁。他与翁万达、陈北科被后人称为“潮汕三杰”,在潮汕有大量的故事传说,桑浦山上有他的状元埔、书斋洞、讲学点等遗迹。
在塔下村的中离溪畔,宗山书院坊巍然而立,它是宗山书院仅存的遗迹。宗山书院是明朝进士薛侃为其师王阳明而建,薛侃曾在书院讲学,传播阳明心学。几经风霜,书院已经失去了踪影,唯有书院坊门楼屹立在桑浦山麓的小广场上。10月31日下午一点多,几个老人家在旁边的中离亭里弹唱潮剧,嗓音洪亮,气韵十足。
■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村民在文化广场唱潮剧。
在田头村,历史遗迹凉州府正在修复中。这是清朝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由曾任甘肃凉州知府的黄智节所建,也是田头村的黄氏家祠。木雕镶梁,嵌瓷飞檐,无不让人再次感叹潮州艺术的博大精深。此时,手艺师傅们正站在铁架上,再一次细致描画那些饱经沧桑的花纹,古今时光仿佛重叠在静谧的祠堂中。
在潮安区图书馆文化馆金石镇分馆,则一并展示着潮州根深叶茂的民间艺术,其中金石的铁枝木偶、潮州大锣鼓、嵌瓷、灰塑、木雕等技艺争奇斗艳,金石也因此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首批“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金石镇镇长孙翼介绍,借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金石镇进一步整合宗山森林公园、中离溪、宗山书院、石壁佛像、状元埠等资源,规划建设占地面积6000多亩,集花卉种植、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现代综合生态产业园。“产业园将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硬件建设,第二步就是进一步深挖金石故事,包括状元林大钦的更多故事和资料,将金石的文化元素融入旅游当中,将产业园打造成粤东的一颗‘旅游明珠’。”
■工作人员对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田头村凉州府内的文物建筑进行修缮。
潮安区古巷镇:
千年古寨+红色文化
“卫生陶瓷第一镇”打造文旅发展新增长极
潮安区古巷镇被誉为“中国卫生陶瓷第一镇”,全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52户1092人。脱贫攻坚以来,古巷镇坚持“造血”式扶贫,通过设立镇村两级经济联合社,发展“一村一品”沉香项目,加强贫困户技能培训,带动贫困户自主发展脱贫,全镇贫困户就业率达94%,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这些年,古巷镇还紧抓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依托优越的区位和发达的交通,深挖旅游和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古巷正在打造‘一溪两岸景观带’,提升古巷镇的整体面貌,既为古巷人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也为旅游文化发展保驾护航。”古巷镇镇长蔡伟波说。
■来自云南镇雄的贫困户隆海(左)在潮州市潮安区古巷镇的陶瓷产业基地扶贫车间已经工作了九年。
整体打造千年古寨文化旅游
说起古巷旅游,就不得不提入选中国首批“传统古村落”的象埔寨。象埔寨是玉湖陈氏宋太师沂国公(仁公)第七代裔孙、万四致政公于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开创,是古巷陈氏的发祥地,距今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古建筑艺术魅力而闻名遐迩。寨内至今保留着宋、明、清及民国的多处古建筑遗迹,是目前粤东年代久远、保存完好的人文古文化遗存,有古建筑学家评价其为“粤东当今古建筑的奇葩,古建筑的博物馆”。
古巷镇政府一直重视对象埔寨的保护,很早就成立了象埔寨文物保护领导小组,联动政府和社会资源,聘请文史资料研究员,有效保护了文化遗产。“古寨旅游要进一步开发。”蔡伟波向新快报记者介绍,镇政府已经聘请专业运营公司,将进一步挖掘象埔寨文化资源,整体策划,精心打造,“比如寨内的72座民居,每一座都要挖掘一个故事,提升文化内涵。”
780亩红色文化公园落地古巷
古巷镇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潮汕唯一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开国将军陈德,就是古巷人。陈德18岁参加红军,历经长征之艰险;他参加平型关伏击战;率军驰骋东北大草原,挺进西南边境,一生戎马,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解放后,他率部在平乐地区剿匪,指挥惠阳地区抗洪救灾……为祖国建设事业作出突出贡献。10月30日,新快报记者一行来到位于古巷镇文化服务中心的陈德将军生平展馆,场地很简朴,但布展精心,资料详尽,开展至今,潮州各地已有近三万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
“这里就是潮州市红色旅游文化公园的所在地。”来到后伯岭山,古巷镇古巷二村村支书陈定鹏指着四周正在开垦的山地介绍,红色文化公园占地780亩,今年5月已启动建设,预计3年建成,“我们请来专业设计团队,规划图已经出炉,计划打造一座红军长征纪念馆,将长征中渡三江、过草原等知名节点做成一条线路,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长征精神。”
■栩栩如生的铁枝木偶头。
扶贫概况
发展乡村旅游,联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自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潮州市潮安区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一系列扶贫政策措施,通过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全区10个贫困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的标准,一些村初步达到“特色精品村”标准。在贫困村建设中,不断深挖乡村优势条件,整合优势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通过打造一批线路,如红色乡村旅游线路、生态茶旅线路等等;打造一批旅游新项目,如凤凰镇东兴村和叫水坑村旅游项目;打造一批旅游新业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培育休闲农业、民俗体验、旅游观光、乡村康养、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壮大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增收,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图片:新快报记者 孙毅 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