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记者 张磊 5月19日,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成为首个进入新能源汽车“百万辆俱乐部”的自主车企。
此外,在下线仪式中,王传福表示比亚迪乘用车将进军欧洲市场,首站选在挪威。计划在年内向挪威交付1500台唐EV,一系列动作下,比亚迪国际化战略提速。
“百万俱乐部”意味着什么?
耗时13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实现了从0到100万的突破,成为继丰田、特斯拉之后全球第三家新能源百万序列的车企,含金量十足。
在下线新车现场,王传福把第100万辆新能源车的钥匙交给了车主何猷君先生。
何猷君成为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车主,颇有想象力空间。查询此前报道可以发现,王传福亲自交付的车主,多数是事业有成的中年企业家,比如曹德旺、俞敏洪等人。而何猷君生于1995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是典型的富二代,年轻的精英人士。
天眼查信息显示,何猷君是深圳威武电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电竞网络技术开发等业务。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何猷君成为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车主,或是比亚迪有意树立其品牌的青年精英形象。此外,与电竞千亿市场第“梦幻联动”,也预示了比亚迪日益清晰的品牌高端化战略。
而第一百辆车型汉EV,是比亚迪王朝系列的中大型旗舰轿车。该车型搭载了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在电池安全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从市场终端来看,自2020年7月上市以来,汉车型实现了4 个月单月销量破万台的成绩。
公开资料显示,国内电动车行业保持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高速增长,电动车渗透率在今年3月已突破10%关口,其中深圳私人电动车渗透率更是连续3个月突破30%。从比亚迪公布的销量数据来看,其表现也格外亮眼。今年1-4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8万辆,同比增长128.53%。
值得一提的是,5月19日比亚迪开盘快速拉升,随后股价一度大涨逼近涨停。收盘报每股172.78元,上涨8.87%。
“比亚迪肩负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向上发展的责任使命。”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表示,从0到100万辆,是比亚迪引领全球汽车行业变革,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传统车大国迈向新能源汽车强国的波澜历程。
百万时代的挑战和思考
在新的赛道上,100万台新能源车下线是一个节点,也是一个起点。
据了解,比亚迪自2008年开始推出首款新能源汽车,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国内近8年连续排名第一。但近几年电气化赛道逐渐拥挤,比亚迪也处于群狼环伺的状态。
一方面,传统巨鳄加速触电,大众、宝马纷纷制定百万、千万销售战略,;另一方面,国内造车新势力也较为凶猛,蔚来、小鹏、理想等头部新势力的交付量也在两年内翻了数番,特斯拉中国更是多次夺魁。
多重因素下,比亚迪的国内新能源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财报显示,2020年全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为16.29万辆,同比下滑12.52%,市场份额也持续下降,从2018年占比约30%,2019年降至19.7%,2020年仅为13.9%。
加速出海是比亚迪百万时代下的一个重要战略思考。在交出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答卷时,比亚迪带来了另一个重磅消息: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业务将正式布局欧洲市场,挪威将成为比亚迪进入欧洲乘用车市场的首站。
按照规划,比亚迪5月底首站进入挪威市场。计划在年内向挪威交付1500台唐EV,首批100台下线将于月底发运,第三季度交付当地消费者。
公开信息显示,比亚迪已有多年海外销售商用车的背景。5月18日,比亚迪回复投资者,集团推出的纯电动大巴和纯电动出租车以在全球六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300个城市成功运营。
挪威被认为是车企出海欧洲的绝佳摇篮,目前已有蔚来、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小鹏四家车企探路挪威。挪威的电动车市场渗透率高,市场份额高达74.8%。此外,挪威激进的新能源销售政策、完备的基础设施、税费减免也是诸多车企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
但挪威市场同样竞争激烈,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挪威销量排名前三的纯电动车型分别是大众ID.4、特斯拉Model 3以及奥迪e-tron,市场率都在5%左右。
面对激烈的竞争,比亚迪近期在国内也动作频频。
在过去3个月,陆续推出三款DM-i车型,杀入传统车主流价格区间;在纯电动领域,比亚迪已发布刀片电池,打破三元锂电池一家独大的格局;在上海车展发布的e平台3.0,实现电动车零百加速最快2.9秒,续航里程最长1000公里,“闪充”5分钟行驶150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此前也因为供不应求遭到用户公开投诉,新增订单平均需等待3.5个月,成为“甜蜜的烦恼”。加速DM-i产能提升,避免车主因等待时间过长而流失,也须待重视。
站在百万新能源时代,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这是一个新节点,更是新起点。在新台阶上,比亚迪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继续专注技术创新,坚持完善售后服务。